厚愛黃老之學、反對儒術的竇太后竇太后,名字叫姬,清河觀津(今河北武邑東南)人,是漢文帝的皇后,景帝的母親,武帝的祖母。竇姬很小父母就去世了,只剩下哥哥長君、弟弟廣國相依為命,靠種田、織布為生。竇姬本來只是個宮女,當時正值呂后當政,為了安撫諸王,呂后打算賜給他們每人5個宮女。竇姬請求宦官將她分給自己家鄉(xiāng)的趙王,以便有機會照顧兄弟,誰知由于宦官的疏忽,卻被遠嫁到遙遠的代北(今山西雁門關一帶)。當竇姬不情愿地到達代王宮中時,卻遇到了一個寬厚的丈夫——代王劉恒。他是高祖劉邦與薄姬生的兒子,從小不得勢,養(yǎng)成了寬厚、隨和的性格。他比較同情和喜愛美麗的竇姬,整天和她形影不離,受到寵愛后,竇姬的情緒好起來了,不久她生下了女兒劉嫖。到漢惠帝七年(前188年),又生下了兒子劉啟,就是后來的漢景帝。高后八年(前180年),呂太后病重,安排好身后事,不久就病逝了。丞相陳平、太尉周勃乘機發(fā)難,奪回軍權,誅殺了呂氏兄弟。接著陳平等召開秘密會議,有位大臣說:“惠帝逝世后,呂太后立少帝為帝。然而少帝并不是惠帝的兒子。少帝現(xiàn)在還很年幼,但他畢竟是呂后所立。等他長大成人后,還有我們這些人的好日子過嗎?不如廢黲了他,另選高祖的兒子中賢能者為帝。”大臣們同意了這種看法,選來選去,終于選中了代王劉恒。太尉周勃便秘密派人去召代王入京。劉恒接到使者的密信后猶豫不決,謀臣們認為劉恒是高祖的兒子。而且年長,仁孝天下聞名,大臣們迎立代王是順理成章的事。于是代王立刻整理行裝,攜帶宴姬等人,星夜兼程地趕往長安。世事真是難以預料,十年前的竇姬涕泣著離開長安,怎么也沒有想到會有今天。更大的榮耀在等待著竇姬。劉恒到長安后,在一片萬歲聲中,登上皇帝的寶座,這就是漢文帝。過了幾個月,文帝立劉啟為皇太子,竇姬為皇后。竇姬的女兒劉嫖,被封為館陶公主。竇皇后的父母雖然早亡,仍追贈了封號,父親封為安成侯,母親為安成夫人,真可謂一榮俱榮。后來,皇后的哥哥竇長君遷到了長安。經過一番曲折后,也找到了失散多年被多次賣身為奴的弟弟廣國。竇皇后見到受盡磨難的弟弟后,禁不住悲喜交集,淚流滿面,左右的人也為之感傷。殊不知,在那個時代,像廣國那樣賣身為奴的人何止一個呢?幸運的是廣國有了一個做了皇后的姐姐。文帝賜給廣國大量錢財,并為他在長安購置了房屋。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大臣們對呂氏專權的事仍記憶猶新。為了防止外戚再次專政,周勃為竇氏兄弟設置了師傅。二兄弟恭敬有禮,不問政事,也不敢以富貴宣恃。誰知樂極生悲,就在兄妹團聚后不久,竇皇后的眼睛卻因病受明了。后元七年(前157年),漢文帝逝世,長子劉啟即位,是為景帶。尊竇皇后為皇太后。竇太后的另一個兒子劉武在文帝登基后承襲了代王之位,后徙封為梁王。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梁王入朝。此時,景帝還未置太子,與梁王宴飲時,從容說道:“千秋萬歲后,兄弟你就即位為天子。”梁王忙起身辭讓,但心中十分得意。竇太后在旁邊聽景帝如此言語,心中非常高興,因為她十分寵愛小兒子梁王。誰知在一旁陪酒的詹事竇耍捧起一杯酒獻給景帝,正色說:“天下者,是高祖之天下。父子相傳,是漢朝的制度,陛下哪能隨意將帝位傳給梁王呢!”竇要是竇太后的從兄之子,本來很受太后的信任。但這一番話,卻惹怒了太后,太后斷然除去了他的門籍,不愿再見到他。竇嬰的話深深影響著景帝。過了不久,景帝便立他和栗姬生的兒子劉榮為皇太子。景帝前元七年(前150年),由于宮廷內部的政治斗爭,皇太子劉榮被廢為臨江王。竇太后沒有打消立梁王為皇嗣的念頭,就乘酒席問向景帝提出:“讓梁王做皇位的繼承人吧!”景帝跪下說:“謹遵母命?!本葡⒑螅暗塾行┖蠡?,又去和大臣們商量。袁盎等人非常不同意立梁王。于是,景帝就不再提此事了。梁王十分惱恨袁盎等人,就和謀臣羊勝,公孫詭秘密安排刺客殺死袁盎等十余位大臣。景帝知道此事和梁王有關,就派田叔去粱國調查。羊勝、公孫詭不得已自殺。田叔調查清楚后,返長安匯報。經過長安東邊80里霸昌廄時,將辦案的口供筆錄全部燒毀,空著手去見景帝。當景帝責備他時,他就說;“現(xiàn)在梁王犯法,若不處死,是漢家法律不行,若依法處死粱王,則太后食不甘味,臥不安席,是憂在陛下也?!彼ㄗh景帝不要再追問此事,景帝默默同意了。接著,他又吩咐田叔到竇太后處報告說;“殺袁盎事,梁王實在不知,是羊勝、公孫詭所為,這兩人已伏法,望太后放心?!边B日來,太后正為梁王事吃不下飯,睡不好覺,日夜哭泣不止。聽到田叔的匯報后,她馬上坐起來吃飯了,變得心平氣和。梁王也入朝謝罪,于是兄弟倆又和好如初,太后高興地流下了跟淚。但從此以后,景帝更加疏遠梁王。粱王郁郁不得志,不久便死去了。太后氣憤地說;“皇帝殺了我的兒子!”景帝非常傷心害怕,不知怎么辦才好,后來和長公主商量,厚封梁王后代為五王,太后才有了喜色。竇太后晚年篤信黃老之學,主張“清靜無為”。眼睛看不見了,叫人一遍又一遍地朗讀老子的《道德經》給她聽。她不僅自己學習,還督促景帝也要學習。她認為,先帝(漢文帝)以黃老學說作為治國之本,實行無為而治的休養(yǎng)生息政策,約法省刑,才使國家漸漸恢復了元氣,黃老學說作為立國之本是不能丟掉的。所以,她始終堅持黃老之學,反對儒術。但是,景帝一方面相信黃老,一方面聘請了一大批儒生到朝廷作博士,以整理研究儒家學說。太后認為儒生多文飾而少實質,對于景帝的一些做法她很不滿意。有一天,竇太后召見一個很有名氣的儒生,叫轅固生,請他談談‘老子,一書的要旨。轅固生輕蔑地說:“此是家人言耳!”意思是說,這是村婦之言,不值一提。太后出身農家,聽后勃然大怒,大聲責問說:“難道要讀司空、城旦書嗎?”秦漢時服勞役的犯人叫司空、城旦。竇太后說的司空、城旦書是指儒家的經典??梢?,道家對儒家學說十分蔑視。為了懲治這個頑固的儒生,太后命令轅固生:“書不要讀了。把你送進豬圈,看你有沒有能耐將那口野豬治服?!”這時,景帝在旁,悄悄送給轅固生一把利刃,轅固生才把野豬刺死了。景帝乘機向太后報告說:“轅圃生已按您的指示去做了。”太后無法,只得拂袖而去。后來,景帝為了不再激怒太后,就把轅固生調到外面做官去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