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化
“五四”再認識/關于歷史反思的思維模式與方法
基督教家庭與清華學風一再認識的必要性—中外思想
文化的交融—時代背景中的魯迅—改變理論的偏識現(xiàn)象
激進主義之憂
邵燕祥
精神與人格的重構/知識分子思想改造的軌跡
由舊到新的轉換一“洗澡”與“過關”—尊嚴、個性以及人
格萎縮—知識分子的社會角色—歷史場景中的身影
王曉明
現(xiàn)代化這把雙刃劍/關于知識分子與現(xiàn)代化想象
現(xiàn)代化想象的歷史脈絡—全球化與本土化的困擾—如
何創(chuàng)造出新的想象和實踐—面對市場經濟的焦慮—三點思
考—關于民族主義情緒
雷 頤
突變與漸變/從近代到當代的歷史銜接
戊戌變法與改革開放—義和團的悲劇與民族主義的偏
頗—改良與激進的歷史評價—透視社會細微而潛在的變化
—接受歷史教訓才能有所進步—史書與民間修史
朱學勤
兩種反思、兩種路徑和兩種知識分子
/關于知識分子的角色與態(tài)度
跳出原有模式與格局—技術操作與知識批判—需要更
高的境界—自由派知識分子與自由主義知識分子
何清漣
“我們仍然在仰望星空”/關于經濟學的人文關懷
經濟學的人文關懷傳統(tǒng)—以常識理性來解讀現(xiàn)實—經
濟學家的知識分子角色與作用—什么樣的“陷阱”?—道德
重建與規(guī)范化—神話破滅與文化傳統(tǒng)的制約—世紀眺望
徐友漁
歷史研究不能留下空白/關于紅衛(wèi)兵與“文革”
留下空白是一種悲哀—反思雖痛苦卻又無法躲避—冷
靜看當年—從顯赫轉為沉寂,再到沉思—在歷史的環(huán)節(jié)上
陳思和
永遠的困惑與誤區(qū)?/對教育現(xiàn)狀的憂慮與質詢
心緒萬端說高考—教育到底為什么?—北大與現(xiàn)代教
育的國家精神—教會學校、民辦學校及其他—教育者是知識
分子還是官僚?
林賢治
凝望一個偉大生命/魯迅與我們,與未來
生命力—歷史深處—毛澤東與魯迅—“心事浩茫連廣
宇”—魯迅已成為一種傳統(tǒng)—悲劇性一個永遠的話題?
藍英年
鏡子中的歷史/百年間蘇俄政治、文化與中國
需要走進真實的歷史—一個世紀的漫長接觸、影響—高
爾基與斯大林—復雜背景中的歷史群像—兩種傳統(tǒng)中的知
識分子—走出陰影
李 銳
憂慮三峽/關于治理中國大江大河的另一種聲音
三峽工程構想的由來—漫長的爭論—關于三峽工程的
論證—長江與黃河防洪的不同特點—令人憂慮的泥沙、泥石
流一“回眸一笑百病生”
阮儀三
夾縫中的傳統(tǒng)/城市建設的兩難困境
千城一貌何其尷尬—搶救古城的傳統(tǒng)遺韻—建設性的
破壞令人擔憂—忽視文化是一種歷史退步—痛心后的執(zhí)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