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史詩小說草圖 ——《史圣司馬遷》簡介百年來中國歷史小說以識情韻傳世者寥寥。除掉非藝術因素干擾,這一文學形式確難駕馭。如何學習《三國演義》錯綜有序的剪裁、《紅樓夢》化日常生活為史詩的宏約深美、莎士比亞戲劇情結與心靈獨白,寫出性格、意志、品德、時代種種衡突,剖析民族(尤其是知識分子、統(tǒng)治者)個性是令人向往的創(chuàng)造。50多萬字的《史圣司馬遷》便是大膽的突破,除去頭尾兩段,十一章皆是獨立中篇,各能拍成一部電影。全書渾然一體,懸念叢生,波瀾跌宕,詩意渾厚,筆觸酣暢,自覺地接受了東西方戲劇遺產。漢武帝劉徹野心勃勃,辭賦武藝超群。執(zhí)政54載,迷信方士,重用酷吏。戰(zhàn)火不止,頻年擴邊。好色好名,滅子誅孫。促使他70歲時痛改前非,于民休息。司馬遷的《史記》被魯迅譽為史家絕唱,無韻《離騷》。他又是奠定兩千年來農歷基礎的學者,我國首席散文大師,世界紀實短篇小說鼻祖?!妒酚洝贩制獮槭?,合讀為漢后惟一子書。對君權無限膨脹找不到出路的憂思,指出做人、治國、治軍、為文之道。被李世民透視,形成“貞觀之治”。最偉大的奴隸與最偉大的奴隸主(非經濟分析的,象征意味的)均是浪漫主義楚文化孕育出來的英雄。彼此相知、相忌、相成、相戲;皇帝似勝而敗,史官似敗而勝。其膽識、情操、才德,同受重大事件考驗。穿插著南北風情畫廊,如招魂、原始演劇、歌舞、筑堤搶險、龍舟、封禪……不乏壯美、華美、素美的愛情,人生正負面意義的求索,智慧接力的對話,陰謀的成敗,長江大河式的傾訴,贊頌友誼的雄歌。十幾個人物不同的死亡,雖欠冷峻含蓄而杜絕了雕琢,審美品位高。小說脫稿后,何滿子、端木蕻良、何西來等名家撰文護法;本書由九旬畫家沈子丞、吳澫汀作圖添彩。沈子丞辭世,中央美術學院李少文先生續(xù)作繡像16幅,四易其稿,當代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