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范圍以詩文評文獻為主,兼及戲曲與小說批評文獻。二、體例大致以時代為序,由上古至晚清,斷代分章敘錄;又每章各撰概說一節(jié),敘各代文獻分布與現狀。概說以下,分單篇文獻、詩話文話、詞話曲話、選本評點、筆記雜著及書信序跋等文獻形式。三、本書敘錄之文獻,以現存?zhèn)魇牢墨I為主,偶兼存目文獻。四、本書于重要文獻作簡要題解,敘其卷數、作者、版本、著錄、體例及主要內容,對幾部特別重要又影響深遠的更辟專節(jié)予以敘論,除介紹上述題解內容外,對研究現狀也予以說明。一般文獻則列書目,記其作者、常見版本,以方便讀者查找利用。五、本書選擇題解的文獻,一般以目前最完善或較常見的版本為依據。六、本書選目大致于上古至魏晉六朝文獻從寬,內容敘述也較詳;隋唐以后因資料漸豐,故敘錄從嚴。七、現藏日本國漢刻及和刻中國文學批評文獻也晝收錄;如屬較為常見的文獻則視情形而定。八、日本國現存之和刻中國古代詩文評文獻集中附錄于卷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