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序
序
0 作為邊緣科學的社會語言學
0.1 社會語言學的興起和領域
0.2 語言和社會結構的“共變”
0.3 社會語言學的三個出發(fā)點
1 語言作為一種社會現象
1.1 語言是伴隨著人類社會的形成而產生的
1.2 語言決不是一種自然現象
1.3 語言也不是一種生理現象
1.4 語言也不是一種心理現象
1.5 語言當然不是主會經濟基礎,也不是上層建筑
1.6 波格丹諾夫的論點只能證明語言始終不過是一種社會現象
1.7 社會革命不能消滅或變革語言,語言是為整個社會的成員服務的
1.8 語言決不能被一個階級“沒收”或“壟斷”的語言是沒有階級性的
1.9 “階段語言”,“資產者的語言”,“貴族語言”
2 語言作為一種交際工具
2.1 語言不是人類唯一的交際工具,但可以說是最重的交際工具
2.2 動物世界的交際工具不是語言
2.3 動物的交際最常用的是聲音信號
2.4 動物的其他交際工具——書面語(文字)
2.6 “實物語言”是古代的交際工具
……
3 語言作為思想的直接現實
4 語言作為一種信息系統(tǒng)
5 手勢語言和“原始語言”
6 “階級語言”
7 語言論爭的社會意義
8 語言符號與非語言符號
9 非語言交際與形象思維
10 從社會生活觀察語言變化
11 從語言變化探索社會生活的圖景
12 語言的模糊性與模糊語言
13 語言的相互接觸
14 術語和縮略語的社會作用
15 塔布和委婉語詞
16 語言感情和國際社會
文獻舉要
名目索引
人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