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zhàn)爭中,日軍在中國土地上犯下的暴行和欠下的血債,是罄竹難書的,《慟問蒼冥:日軍侵華暴行備忘錄》的每一行簡短的條目里,就至少有數百名冤魂在哭訴,在吶喊,而當它匯集成這部磚樣的書后,也只記錄了日軍罪狀之萬一。作品的精妙之筆不在于“錄”,而在于“問”,“他們?yōu)槭裁匆獨⑷恕?,“我們?yōu)槭裁幢煌罋ⅰ?,作者對兩個民族的歷史、文化、心態(tài)、觀念作了入木三分的分析,見地之深,目光之透,言詞之中肯獨到,是直追柏楊與威廉·夏伊勒的。因此,它使我們不僅看到了這一頁慘痛的歷史,還使我們看到了深埋于歷史底層的積淀。讀后會令我們在凝思中拍案而起。任何回顧都是為了首創(chuàng)造今天和未來,中國的前途,中日兩國的未來關系和走向,是要靠兩國的一代人去籌劃、締造的。在我們的年輕人著手于這項宏偉工程時,不妨先讀一讀這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