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山水畫出現于戰(zhàn)國以前,滋育于東晉,確立于南北朝,興盛于隋唐。最初的山水畫僅為人物的背景而已。到晉代、南北朝,山水畫逐漸成為獨立的畫科。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有被后人稱為“三絕”的顧愷之,有山水畫創(chuàng)始先驅戴逵及在《古畫品錄》中系統(tǒng)提出中國畫品評“六法”理論的南齊人謝赫,同時代的杰出畫家還有陸探微、張僧繇、曹仲達等。初學者應該選擇既有豐富的傳統(tǒng)技法又可經過臨摹有廣闊路途可走的范本,使自己不僅能從中學到技法,體驗自然景物,同時能為今后的獨立創(chuàng)作作好準備。要認真閱讀范本,讀懂其構圖布局、山石脈路、不同皴法、樹木風格、全部畫面的虛實掩映、穿插安排,待完全領會其精神,做到心中有數后再動手。初學者不必急于求成。對繪畫技法,應采取循序漸進的方法步步深入,從點點滴滴做起,積累知識,從簡單到復雜,由低淺到高深,逐漸提高自己的水平,初學者臨摹時應防止死臨,否則會造成用筆刻板和僵。要知道,臨摹僅為學好基本功的手段和過渡,并非我們的目的。初學者還應從姐妹藝術中汲取養(yǎng)料,如書法。山水畫樹木山石的用筆如勾勒、皴擦、輪廓線和無一不是書法用筆,有了書法功底對學習中國畫大有裨益。本冊盡量避開繁文褥節(jié),直接切入要點,注意知識點之間的關聯(lián)性,將山水畫中最基本的要素呈現出來,意在幫助朋友們學習山水畫,獲得事半功倍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