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半農生于1891年,車于1934年,名劉復,字半農,以字行。江蘇省江陰縣人。1917年任北京大學預科教授,1919年兼任北京高等師范本科講師。1920年赴英國留學,1921年轉人法國巴黎大學,1925年獲法國國家文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國任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1925年加人北京攝影團體“光社”。劉半農的主要攝影作品有《舞》、《夕照》、《垂條》、《在野》、《淚珠中之光明》、《人與天》、《人像》、《鯉》,《著墨無多》、《靜》、《莫干山之云》、《齊向光明中去》、《船梢頭》、《平林漠漠煙如織》、《客去之后》、《光》、《山雨欲來風滿樓》等。他創(chuàng)作的特色是注重意境的渲染,著眼于個性情趣的表達。雖然拍攝的絕大多數作品是風光靜物,但表現手法卻變化多樣,思想格調也不相同。劉半農對攝影有獨到的見解,主張中國的攝影作品應具有自己的民族風格。他在進行攝影藝術創(chuàng)作的同時,還從事攝影理論研究。他的攝影專著《半農談影》1927年由北京攝影社出版,1928年上海開明書店再版。這本專著既對當時所出現的種種攝影思想觀點作了評論,又著重探討攝影藝術造型技巧的方法和規(guī)律,是一本很有學術價值的攝影參考書。他還編輯出版了我國最早的攝影年鑒《光社年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