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小說之最最早的小說:《燕丹子》最早的紀實小說:《晏子春秋》最早的傳奇小說:《古鏡記》最早的武俠小說:《紅線傳》最早的神魔小說:《三遂平妖傳》最早的歷史小說:《三國演義》最早的推理小說:《包公案》最早的《水滸》本子:《忠義水滸傳》最早的章回體俠義小說:《兒女英雄傳》最早的小說總集:《太平廣記》最早的志怪小說集:《搜神記》最早的志人小說集:《世說新語》最早的筆記小說集:《西京雜記》最早的小說叢集:《古今說?!纷铋L的古代小說:《榴花夢》最大的公案小說:《施公案》(摘自《讀者導報》,周繼紅文)現代小說樣式種種一分鐘小說通常人們總把它與微型小說等同看待,但實際上,微型小說興起于19世紀,而直至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英美日等國才有報刊設專欄刊登一分鐘小說。真正的一分鐘小說,指的是比較嚴格地限制一分鐘時間的小說,一般不超過一千字。它與微型小說一樣,都是擷取生活斷片,通過精煉的筆觸,反映較深刻的主題思想和社會內容。我國近來也頗流行這種作品。全景小說又稱“全景文學”。在蘇聯(lián)文學界提出時,原有兩個內涵:一是專指用宏大場面反映衛(wèi)國戰(zhàn)爭的小說;二是泛指是有綜合性、史詩性的長篇小說。產生于本世紀六十年代后期,并成為六十至七十年代戰(zhàn)爭文學主流,代表作有西蒙諾夫的三部曲《生者與死者》、恰科夫斯基的《圍困》、斯塔德紐克的《戰(zhàn)爭》等,特點是卷帙浩繁、人物眾多、故事的時間跨度較長,把戰(zhàn)爭同國際政治舞臺上的外交斗爭交織在一起,多角度描繪戰(zhàn)爭全景,揭示戰(zhàn)爭本質。在其影響下,蘇聯(lián)小說愈來愈傾向于把歷史與現實、過去與現在、國內與國外、天上與人間綜合在一起,竭力描繪社會生活全景,對社會生活和人的內心世界的開掘,也愈來愈深。小說多層次、多線索、多主題,容量增大、結構復雜。隨筆小說又稱“論說小說”。作為本世紀七十年代后期蘇聯(lián)小說的一種類型,它的形式比較自由活潑,結構比較松散,可以敘事、抒情、發(fā)表議論,通常多采取夾敘夾議的手法,一般沒有連貫的情節(jié)線索,也不注重刻畫人物形象,實際是篇幅和容量較大的隨筆,迄今尚未充分發(fā)展。代表作品是B·奇維利欣的《記憶》(又譯《追思》)。連作小說指由若干作者連續(xù)創(chuàng)作的小說。作者人數不限,構思、主題、風格等可事先商定,也可由個人獨立確定,但要求人物、地點、時間一致,最后形成一個具有整體性的故事。理想的連作小說,還應考慮風格的統(tǒng)一和美學上的和諧。(摘自《語文報》,嘉樹文)荒誕小說模式荒誕是藝術地觀照現實的一個新的角度,是審美地把握現實世界的特殊方式?;恼Q小說有意打破生活中的現存秩序,按照藝術的邏輯,而非生活本身的邏輯給以重新改造,重新結構。荒誕小說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是一個非邏輯,甚至是反邏輯的荒誕世界?;恼Q世界中的形象鮮為活生生的人,更不要說是豐滿立體的性格,這不是它所追求的,而多為扭曲變形的人。雖然作家通過種種藝術手段將現實幻化、魔化,使其與現實世界疏離,但其藝術的旨歸卻是在現實世界?;恼Q小說的形象世界因其荒誕性從而與現實世界建立起一種對比關系,這種對比關系促成一種新的審美秩序的建立,這種特殊的秩序即反切,從變形切人原物,從反常切入正常,從荒誕切入現實,從而達到對現實進行審美的目的。(摘自《小說評論》,孫先科文)最短而曲折的小說一家美國雜志曾以三千美元懸獎征求文字最簡短、情節(jié)最曲折的小說,不少人絞盡腦汁應征。結果,下面一篇小說獲得首獎:伊莉薇娜的弟弟佛萊特伴著她的丈夫巴布去打獵。不久,她在家里接獲弟弟的電報:“巴布獵獅身死——佛萊特?!币晾蜣蹦缺蛔詣伲仉娊o弟弟:“運其尸回家?!比瞧诤螅瑥姆侵捱\來一個大包裹,里面是一個獅尸。她又趕發(fā)了一份電報:“獅收到。弟誤,請寄回巴布尸?!焙芸斓玫搅朔侵薜幕仉姡骸盁o誤。巴布在獅腹內——佛萊特?!保ㄕ浴抖涛钠嬗^》,天津文藝出版杜出版,向本林編)怎樣選定名著?權威的《大英百科全書》董事會主席、著名的英國人文學者阿德勒對選定名著提出了值得人們玩味的六條標準。一、名著的內容能長久地吸引讀者。名著不是流行一時的暢銷書,而是經久不衰的暢銷書。二、名著面向大眾,通俗易懂,而不是面向少數專家學者;不是面向局限的文藝沙龍。三、名著永遠不會落后于時代。它決不會因為政治風云的變幻而失去它觀照時代的價值和意義。四、名著雋永深刻,有時一頁上的內容能多于許多成本宏論的思想內容。五、名著有獨到的見解,能言前人所未言。六、名著探討的是人生長期沒有解決的問題,在某個領域里有突破性的進展。(摘自《八小時以外》,阿周編譯)數字巧對拾趣極為平常的數目字,在對聯(lián)中如運用得奇巧,能收到異常的妙趣。人們經常提到的呂蒙正一聯(lián):“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寓缺“一”(諧“衣”),少“十”(諧“食”)。這副潛藏聯(lián),純系數目字,解開寓意,剛巧十個數字。明朝浙江蘭溪的博學之士章懋,少年就讀,愛默念,不喜吟誦,老師不滿,故意出一上聯(lián)命其屬對,曰:“懶弟子仰面數椽,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闭马妓髌?,對出下聯(lián):“瞎先生低頭算命,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這是拿傳統(tǒng)用作表示次序的符號天干相對,對得工整巧妙,令人折服。據傳,從前一位老先生養(yǎng)有兩個女兒大喬和二喬,他想在自己收的七個皆中進士的門生中選婿,特出一上聯(lián):“一大喬,二小喬,三寸金蓮四寸腰,五匣六合七彩粉,八環(huán)九釵十倍嬌?!逼邆€進土苦思冥想到五更天也難對出下聯(lián),其中六人只得退場。剩下的那個,耳聽五更鼓聲,又見六人退離,頓有所悟,對出下聯(lián):“十九月,八分圓,七個進士六個還,五更四鼓三聲響,二喬大喬—人聘?!鄙下?lián)從一到十,下聯(lián)逆序從十到一,各用十個數字按序排列,貌似討巧,實為不易。還有一種是一到十數字打亂嵌于聯(lián)中,而不聯(lián)巧妙地用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詞和五行相屬,別有風味。這一聯(lián)即為關于諸葛亮一生事跡的那副名聯(lián):“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里演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敝劣谠诼?lián)中巧用幾個數目字的對聯(lián),那就比比皆是。某處旅店客舍有一聯(lián):“未晚先投二十八,雞鳴早看三十二?!鼻捎霉耪Z:“二十八星宿,三十二重天”之稱,以“二十八”隱“宿”字,用“三十二”隱“天”字,將普通的一聯(lián):“未晚先投宿,雞鳴早看天“變換格調,使人耳目一新,卻也別有意趣。(摘自《人民日報》海外版,陳順宣文)有趣的“逆轉聯(lián)”逆轉是古漢語中常用的一種修辭手法,其特點是通過添字、減字、斷句、對句等方式,使原來描寫的事物向其反面轉化。產生相反的結果。此法應用于對聯(lián),更富有情趣。明末大臣洪承疇,官至高位,常以忠節(jié)自命,曾在廳堂門框上親自撰寫一聯(lián),曰:皇恩深似海;臣節(jié)重如山。后松山一戰(zhàn),洪兵敗被俘,經不住威脅利誘,屈膝降清。時人鄙之,在其自撰聯(lián)后加了兩個字,逐成新聯(lián):皇恩深似海矣!臣節(jié)重如山乎?另加二字,即變自命為諷刺,堪稱妙筆。從前,鄂西山區(qū)有戶姓覃的人家,祖孫三代,目不識丁。某年,大兒子娶媳婦,請一位鄉(xiāng)間學究寫婚聯(lián),因招待不周,這位老先生竟為其寫了一副喪氣聯(lián):流水夕陽千古恨春露秋霜百年愁對聯(lián)貼出,親戚們看了都搖頭,認為無法挽救了。躊躇之際,鼓樂齊鳴,新娘花轎已到,新娘款步下轎,撩起蓋頭一角看路時,猛見此聯(lián),好生煩惱。走到門邊,突然靈機一動,伸出雙手,將對聯(lián)的兩個尾字撕去,對聯(lián)變成:流水夕陽千古春露秋霜百年減去二字,聯(lián)意突變,一掃晦喪之氣,可謂巧矣!(摘自《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