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ImageReady基礎 1
1.1 ImageReady功能概述 1
1.2 ImageReady 3.0的基本配置 2
1.2.1 Windows系統(tǒng) 2
1.2.2 Mac OS系統(tǒng) 2
1.2.3 啟動ImageReady 3.0 3
1.3 文件操作 4
1.3.1 ImageReady 3.0的界面 4
1.3.2 建立新文件 5
1.3.3 打開文件 6
1.3.4 關閉文件 7
1.3.5 保存文件 7
1.3.6 置入與輸出文件 9
1.3.7 文件預覽及跳轉 12
1.4 應用面板 13
1.4.1 工具箱概述 14
1.4.2 選項面板的使用 15
1.4.3 Optimize面板和Info面板 17
1.4.4 Layers面板 18
1.4.5 History面板 19
1.4.6 Actions面板 19
1.4.7 Animation面板 19
1.5 設置前景色和背景色 20
1.5.1 前景色和背景色 20
1.5.2 使用拾色器 20
1.5.3 使用色板設置顏色 21
1.5.4 使用顏色面板設置前景色 22
1.6 切換圖像疊放方式 23
第二章 頁面顯示與圖像操作 25
2.1 控制頁面顯示 25
2.1.1 設置新視圖 25
2.1.2 預覽圖像 26
2.1.3 比例設置 27
2.1.4 顯示特殊項 28
2.1.5 應用標尺與參考線 29
2.1.6 圖像的吸附 30
2.2 設置圖像 30
2.2.1 調整色階 31
2.2.2 自動色階與自動反差 34
2.2.3 設置亮度與反差 35
2.2.4 設置色相/飽和度 36
2.2.5 反轉圖像 37
2.2.6 設置Gamma 38
2.2.7 設置色彩變化 38
2.3 調整圖像 40
2.3.1 復制圖像 40
2.3.2 設置圖像大小 41
2.3.3 設置畫布大小 42
2.3.4 旋轉畫布 43
2.3.5 剪切圖像 45
2.3.6 圖像修邊 46
2.3.7 控制調色板 47
第三章 編輯與選區(qū) 50
3.1 常見的編輯操作 50
3.1.1 設定預置 50
3.1.2 設置取消 51
3.1.3 應用選框工具 52
3.1.4 編輯選區(qū) 53
3.1.5 選擇不規(guī)則形狀 55
3.1.6 選區(qū)的填充與描邊 57
3.2 圖層內物體的變換 59
3.3 調整選區(qū)范圍 62
3.3.1 常用選擇命令 62
3.3.2 調整選區(qū)范圍 64
3.3.3 保存和載入選區(qū) 67
3.4 編輯選區(qū) 69
3.4.1 增加選區(qū)范圍 69
3.4.2 減少選區(qū)范圍 70
3.4.3 重疊選區(qū)范圍 70
3.4.4 移動選區(qū)范圍 71
第四章 ImageReady的工具 72
4.1 設置工具屬性 72
4.1.1 安裝畫筆筆觸 73
4.1.2 恢復畫筆 74
4.1.3 工具的色彩混合模式 75
4.2 使用工具 82
4.2.1 噴筆工具 82
4.2.2 畫筆工具 82
4.2.3 鉛筆工具 83
4.2.4 形狀繪制工具 84
4.2.5 擦除工具 88
4.2.6 模糊工具 89
4.2.7 銳化工具 90
4.2.8 涂抹工具 91
4.2.9 減淡工具 91
4.2.10 加深工具 92
4.2.11 海綿工具 92
4.2.12 橡皮圖章工具 93
4.2.13 油漆桶工具 94
4.2.14 剪切工具 97
4.2.15 吸管工具 98
4.2.16 文字工具 98
4.3 文件窗口操作 100
4.3.1 切換屏幕顯示模式 100
4.3.2 切換窗口大小 101
第五章 應用圖層 103
5.1 圖層概述 103
5.1.1 建立新圖層 103
5.1.2 復制圖層 105
5.1.3 圖層的刪除 107
5.1.4 圖層選項 107
5.2 圖層效果編輯 108
5.2.1 Drop Shadow(投影效果) 108
5.2.2 Inner Shadow(內投影) 110
5.2.3 Outer Glow(外發(fā)光) 112
5.2.4 Inner Grow(內發(fā)光) 113
5.2.5 Bevel and Emboss(浮雕及斜面) 115
5.2.6 Stain(染色) 119
5.2.7 Color Overlay(顏色重疊) 120
5.2.8 Gradient Overlay(漸變重疊) 121
5.2.9 Pattern Overlay(圖案重疊) 123
5.2.10 Stroke(描邊) 125
5.2.11 圖層效果的拷貝與粘貼 126
5.3 圖層操作 127
5.3.1 預覽圖層 127
5.3.2 鎖定及編輯圖層 128
5.3.3 應用圖層設置切割和熱點區(qū)域 128
5.3.4 使用圖層蒙版 130
5.3.5 圖層成組 138
5.3.6 調整圖層位置 139
5.3.7 調整圖層順序 140
5.3.8 對齊和分布圖層 141
5.3.9 合并圖層 143
第六章 文字應用 146
6.1 設置文字 146
6.1.1 字體系列 146
6.1.2 文字大小 147
6.1.3 字距 147
6.1.4 基線位移 148
6.1.5 行距 149
6.1.6 縱向百分比 149
6.1.7 橫向百分比 150
6.2 設置段落屬性 151
6.2.1 對齊方式 151
6.2.2 縮排及間距 152
6.3 沿線排字 152
6.4 Styles面板 155
第七章 自動化與動畫 158
7.1 應用動作面板 158
7.2 創(chuàng)建和記錄動作 161
7.2.1 記錄動作 162
7.2.2 動作的應用 163
7.2.3 可執(zhí)行動作與批處理 164
7.3 制作動畫 166
7.3.1 創(chuàng)建新幀 166
7.3.2 插入過渡幀 166
7.3.3 設置播放次數 167
7.3.4 調整幀的次序 168
7.3.5 刪除幀 169
7.3.6 指定播放延時 169
7.3.7 應用動畫面板 171
7.4 動畫操作 171
7.4.1 預覽動畫 171
7.4.2 播放動畫 172
7.4.3 優(yōu)化保存 172
7.5 動畫制作中層的應用 173
第八章 優(yōu)化操作 176
8.1 優(yōu)化概述 176
8.1.1 圖像格式 176
8.1.2 圖像質量與壓縮率 177
8.1.3 優(yōu)化考慮因素 177
8.2 創(chuàng)建優(yōu)化格式 177
8.2.1 創(chuàng)建GIF格式 177
8.2.2 創(chuàng)建JPEG格式 178
8.2.3 創(chuàng)建PNG-24格式 180
8.2.4 創(chuàng)建PNG-8格式 181
8.3 使用顏色表面板 181
8.3.1 重建顏色表 184
8.3.2 保存顏色表 184
8.3.3 載入顏色表 185
8.4 預覽和控制抖動 186
第九章 圖像的切割與熱點 187
9.1 切割工具和切割面板 187
9.1.1 切割工具的應用 187
9.1.2 應用切割面板 189
9.1.3 切割圖像的保存 190
9.1.4 切割命令的應用 191
9.2 設置圖像熱點 196
9.3 滾動圖像 197
第十章 應用濾鏡 201
10.1 濾鏡應用概述 201
10.2 濾鏡效果 202
10.2.1 藝術效果濾鏡 202
10.2.2 模糊濾鏡 206
10.2.3 畫筆描邊濾鏡 207
10.2.4 扭曲濾鏡 209
10.2.5 像素化濾鏡 213
10.2.6 渲染濾鏡 214
10.2.7 銳化濾鏡 217
10.2.8 素描濾鏡 218
10.2.9 風格化濾鏡 222
10.2.10 紋理濾鏡 223
10.2.11 視頻效果濾鏡 225
10.2.12 其他濾鏡 226
第十一章 ImageReady圖像應用 229
11.1 基本概念 229
11.1.1 文件格式 229
11.1.2 圖像類型 230
11.1.3 色彩模式 231
11.2 圖像和文字特效 232
11.2.1 制作閃光字 232
11.2.2 設置板塊效果 238
11.2.3 神秘之旅標題字 242
11.2.4 設置佛中佛的畫面 247
11.2.5 百葉窗效果 251
11.2.6 進入網絡世界 253
11.2.7 制作五環(huán)標志 257
11.2.8 制作兒童圖章 265
第十二章 動畫及網頁制作 272
12.1 基本概念 272
12.1.1 HTML語言 272
12.1.2 網頁設計原則 273
12.1.3 網頁動態(tài)效果 274
12.1.4 動畫基礎 274
12.2 動畫應用實例 275
12.2.1 旋轉動畫 275
12.2.2 雪景動畫 277
12.2.3 放大鏡動畫 289
12.2.4 旋轉的立體塊 302
第十三章 建立主頁實例:花卉主頁 313
13.1 建立本地站點 313
13.2 建立背景圖案 315
13.3 制作切割及滾動圖像 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