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網(wǎng)絡與數(shù)據(jù)通信網(wǎng)絡通信綜合信息隱藏技術:隱寫術與數(shù)字水印

信息隱藏技術:隱寫術與數(shù)字水印

信息隱藏技術:隱寫術與數(shù)字水印

定 價:¥20.00

作 者: [英]Stefan Katzenbeisser,[英]Fabien A.P.Petitcolas編;吳秋新等譯
出版社: 人民郵電出版社
叢編項: 國瑞數(shù)碼安全系列叢書
標 簽: 信息系統(tǒng) 安全技術

ISBN: 9787115095503 出版時間: 2001-01-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6cm 頁數(shù): 176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隱寫術利用一種"看不見"或者"隱藏的"信道來實現(xiàn)兩方或多方通信。數(shù)字水印可將版權信息隱藏在圖像中,它正在成為商業(yè)領域阻止非法使用多媒體產品的越來越重要的手段。通過本書,讀者可以全面地瀏覽過去被密碼學所忽略了的隱寫術,包括它的歷史、可能的應用、以及如何將信息隱藏進現(xiàn)代媒體中的各種各樣的方法綜述。書中還綜述了"隱寫分析",介紹了一些如何破譯隱蔽通信的方法。書中還有一些形象化了的入門性內容,介紹了數(shù)字水印方法,討論了數(shù)字水印與隱寫術之間的相似和相異之處。由此,讀者可以明白數(shù)字水印的優(yōu)點和缺點,以及因特網(wǎng)中數(shù)字水印和版權問題的法律意義。

作者簡介

  Stefan Katzenbeisser是維也納技術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的一名學生。FabienA.P.Petitcolas從英國劍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現(xiàn)受聘于微軟劍橋研究院。

圖書目錄

1. 信息隱藏入門
1.1 信息隱藏的主要分支
1.2 信息隱藏的簡史回顧
1.2.1 技術性的隱寫術
1.2.2 語言學中的隱寫術
1.2.3 版權增強
1.2.4 從密碼學獲得的啟發(fā)
1.3 信息隱藏的一些應用
參考文獻

I 密寫與隱寫術

2. 隱寫術的基本原理
2.1 秘密通信的構架
2.1.1 無密鑰信息偽裝
2.1.2 私鑰信息偽裝
2.1.3 公鑰信息偽裝
2.2 隱寫系統(tǒng)的安全性
2.2.1 絕對安全性
2.2.2 檢測秘密消息
2.3 在噪聲數(shù)據(jù)中隱藏信息
2.4 自適應與非自適應算法
2.4.1 拉普拉斯濾波
2.4.2 使用掩蔽模型
2.5 主動與惡意的攻擊者
2.5.1 主動攻擊者:健壯的信息偽裝
2.5.2 閾上信道
2.5.3 惡意的攻擊者:安全的信息偽裝
2.6 在文本中隱藏信息
2.7 不可視通信的例子
2.7.1 數(shù)字簽名方案中的閾下信道
2.7.2 操作系統(tǒng)中的隱蔽信道
2.7.3 視頻通信系統(tǒng)
2.7.4 在可執(zhí)行文件中隱藏數(shù)據(jù)
2.8 結論
參考文獻

3. 隱寫術綜論
3.1 基本定義
3.2 替換系統(tǒng)和位平面工具
3.2.1 最低比特位替換
3.2.2 偽隨機置換
3.2.3 圖象降級和隱蔽信道
3.2.4 隱蔽區(qū)域和奇偶校驗位
3.2.5 基于調色板的圖象
3.2.6 量化和抖動
3.2.7 在二值圖象中的信息隱藏
3.2.8 計算機系統(tǒng)中未使用或保留的空間
3.3 變換域技術
3.3.1 DCT域中的隱寫術
3.3.2 在數(shù)字聲音中隱藏信息:相位編碼
3.3.3 回聲隱藏
3.3.4 信息隱藏和數(shù)據(jù)壓縮
3.4 擴展頻譜和信息隱藏
3.4.1 一個擴展頻譜模型
3.4.2 SSIS:一個實例研究
3.5 統(tǒng)計隱寫術
3.6 變形技術
3.6.1 在格式化文本中嵌入信息
3.6.2 數(shù)字圖象變形技術
3.7 載體生成技術
3.7.1 模擬函數(shù)
3.7.2 英語文本的自動生成
3.8 結論
參考文獻

4. 隱寫分析
4.1 隱寫分析簡介和術語
4.2 尋找特征:檢測隱藏信息
4.2.1 基于調色板的圖象
4.2.2 圖象失真和噪音
4.3 提取隱藏信息
4.4 破壞隱藏信息
4.5 討論和結論
參考文獻

II 水印與版權保護

5. 水印技術簡介
5.1 引言
5.2 歷史及術語
5.2.1 歷史
5.2.2 水印術語
5.3 嵌入水印的基本原理
5.4 水印的應用
5.4.1 用于版權保護的水印
5.4.2 用于盜版跟蹤的數(shù)字指紋
5.4.3 用于拷貝保護的水印
5.4.4 用于圖像認證的水印
5.5 要求和算法設計問題
5.5.1 不可感知性
5.5.2 健壯性
5.5.3 是否需要原始數(shù)據(jù)的水印恢復
5.5.4 水印的提取或對給定水印存在性的驗證
5.5.5 水印安全和密鑰
5.5.6 確定真正的擁有者
5.6 水印系統(tǒng)的評價和基準
5.6.1 性能評價和表示方式
5.6.2 水印擦除軟件和基準
5.7 未來和標準化
參考文獻

6. 水印技術現(xiàn)狀概述
6.1 引言
6.2 偽裝載體中隱藏位置的選擇:密碼和心理視覺方面
6.2.1 拼湊算法
6.2.2 公鑰密碼和公開水印恢復
6.2.3 對于心理視覺水印管理的預測編碼
6.3 工作域的選擇
6.3.1 離散傅立葉變換
6.3.2 離散余弦變換(DCT)
6.3.3 Mellin-Fourier變換
6.3.4 小波域
6.3.5 在感覺頻帶里分割圖象
6.4 對水印比特進行格式編碼
6.4.1 擴展頻譜
6.4.2 低頻水印設計
6.4.3 糾錯碼
6.5 水印和載體合并
6.5.1 相位調制
6.5.2 振幅調制
6.5.3 保持亮度均衡的合并
6.5.4 基于DCT系數(shù)量化的合并
6.5.5 分形編碼中基于塊替換的合并
6.6 水印檢測器的優(yōu)化
6.6.1 圖象預濾波
6.6.2 重定位和尺寸調整使相位相關性最大
6.6.3 自適應門限值改進決策的健壯性
6.7 從靜態(tài)圖象到視頻的擴展
6.7.1 運動矢量量化
6.8 結束語
參考文獻

7. 版權標記系統(tǒng)的健壯性
7.1 健壯性需求
7.2 信號削弱
7.2.1 噪聲和水印覆蓋
7.2.2 壓縮
7.2.3 用戶質量標準
7.2.4 平均化
7.2.5 專門設計的攻擊
7.3 水印檢測的失敗
7.3.1 變形攻擊
7.3.2 比特率限制
7.3.3 意外碰撞和錯誤警報
7.4 偽造水印
7.4.1 協(xié)議攻擊
7.4.2 Oracle攻擊
7.4.3 海關檢測的oracle攻擊
7.5 水印檢測
7.5.1 對"回聲隱藏"的攻擊
7.5.2 "雙峰值"攻擊
7.6 體系結構問題
7.6.1 人為因素
7.6.2 用戶接口
7.6.3 實現(xiàn)過程的缺陷
7.6.4 自動蜘蛛限制
7.7 法律攻擊
7.7.1 國外服務器
7.7.2 欺騙攻擊
7.8 結論
參考文獻

8. 數(shù)字指紋
8.1 引言
8.2 指紋的例子
8.3 術語和要求
8.4 指紋分類
8.4.1 基于客體的分類
8.4.2 基于檢測靈敏度的分類
8.4.3 基于嵌入指紋方法的分類
8.4.4 基于指紋的分類
8.5 研究歷史
8.6 指紋方案


8.6.1 統(tǒng)計指紋
8.6.2 合謀安全指紋
8.6.3 非對稱指紋
8.6.4 叛逆者追蹤
8.6.5 匿名指紋技術
8.7 結論
參考文獻

9. 英特網(wǎng)版權與水印
9.1 數(shù)字版權和水印
9.1.1 WIPO條約與WIPO的數(shù)字議程
9.1.2 技術性的版權保護系統(tǒng)、版權管理信息和它們的欺騙性
9.1.3 水印系統(tǒng)的法律保護
9.1.4 水印的互操作性
9.1.5 對讀者私有性的更廣闊思考
9.1.6 結論
9.2 因特網(wǎng)版權法之間的矛盾
9.2.1 針對英國民事侵權法之間矛盾的新規(guī)則
9.2.2 信息技術和知識產權方面
9.2.3 結論
參考文獻


索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