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好大喜功,先后派五路大軍,出征閩越、南越、夜郎、大理和朝鮮,南到西貢,東至漢城,全部囊歸大漢版圖;西抵阿富汗,北至西伯利亞,皆向武帝稱臣。武帝還不滿足,他親自率領十八萬禁軍。出兵朔方,欲調諸侯之兵百萬,細梳草原,搜出烏維單于,徹底剿滅匈奴。然后東赴泰山,完成封禪大典,還要到海中求仙。他聽信術士妖言,為了幾匹天馬,特派李廣利出征大宛,將士死難數(shù)萬……張湯推波助瀾,無惡不作,創(chuàng)制無數(shù)酷刑,還以駭人聽聞的“腹誹”之罪,殺死顏異,創(chuàng)造中國封建社會在禁止言論的同時還要禁止心聲的黑暗統(tǒng)治之先河。接下來的杜周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他用“沉命法”打擊反抗者,又啟中國司法“連坐”,之先,人民陷于水火之中。東方朔覺得難與漢武帝繼續(xù)同道,便要求外出隱居。無奈武帝不許,他被迫隱居于皇宮的金馬門內。朱安世的再度出現(xiàn),東方之珠的任性所為,給他增加了更大的困難。張騫衛(wèi)青之死,又給他帶來很大打擊。在此逆境之下,東方朔仍在協(xié)助武帝治理黃河潰決,嚴懲貪官污吏,設法處死張湯,滅掉杜周。而在朔方城上,他一笑而罷百萬之兵,讓武帝設十三刺史以治天下,使諸侯再無反叛能力;登泰山一哭而撤千萬金帛,讓百姓免遭涂炭之厄。他主張與西域結盟,親自送漢家公主到烏孫合親,同時幫助漢軍從西域脫身,自己卻因沒能到昆侖山找到武帝所要的王母娘娘的仙桃而再被貶謫。匈奴戰(zhàn)事再起,李陵被李廣利所害,率三千兵馬陷入敵陣,最后為匈奴所獲。司馬遷力救李陵家小,卻被武帝處以宮刑。東方朔奮身代替司馬遷受刑,卻被武帝逐出長安。公孫敖與蘇武兩赴匈奴,一個被武帝怒而斬殺,另一個被匈奴囚于北海放牧公羊。而正在此時,宮廷之中一場更大的災難,向衛(wèi)子夫和她的兒女們逼近。東方朔和珠兒施出渾身解數(shù),要拯救太子和都城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