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際交往——人才發(fā)展的載體
第一節(jié) 人際交往——人才成長的關鍵
一、人際交往——心理發(fā)展的雨露陽光
1.人際交往:做“人”的綠卡
2.人際交往:心身健康之源
3.智能與品質:在交往中學習與發(fā)展
二、人際交往——立足社會的智慧
1.人際關系:不可缺少的智慧
2.人際交往:為人處世的學問
3。人際交往:需要熱情主動
第二節(jié) 人際交往——人才發(fā)展的傾向
一、人際交往的選擇——理性的決策
1.對人性的認識:人性交往的維度
2.對需求的認識:需求類型的選擇
二、人際關系的建立與發(fā)展——心理發(fā)展的傾向性
1.人際關系的建立:選擇—探索—相容
2.人際關系的發(fā)展:真情的互動
三、人際交往——人才成長的空間
1.人際交往:自我完善的一面鏡子
2.人際交往:人才成長的群體效應
3.社會角色:人才發(fā)展的標志
第三節(jié) 人際交往的變革——人才發(fā)展的新視角
一、交往意識的變革——交往是人生的重要課題
1.人際關系:有“生產力’之說
2.“分寸感”:成功交往的奧秘
二、交往模式的變革——“網絡”新一代
1.因特網: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交往模式
2.因特網:造就新一代
第四節(jié) 人際交往訓練(一)
一、訓練題目
二、訓練目的
三、具體操作
第二章 人際交往的根由——心理構架
第一節(jié) 人際交往的人本論——交往的心理需求
一、根基——人際交往的包容需求
1.包容于群體:“小太陽’的困惑
2.包容行為:主動型與被動型
二、能量——人際交往的情感需求
1.情緒情感:能量的釋放與感受
2.情感表現:正負情感
三、理智——人際交往的控制需求
1.控制與被控制:人類的心理需求
2.控制與被控制:能力和素質的體現
第二節(jié) 人際交往的發(fā)展論——交往的心理歷程
一、愛——交往的情感基礎
1.嬰兒前期:愛的起步
2.嬰兒后期:愛的確認
3.幼兒期:愛的深化
4.兒童期:愛的能力獲得與釋放
二、親密——人際交往的情感整合
1.青年期:角色的同一
2.成年前期:擺脫孤獨
三、和諧——人際交往的能力
1.成人中期:和諧、充實、美滿
2.成人后期:和睦、快活、回味人生
第三節(jié) 人際交往的認知論——交往的心理編程
一、經歷與感受——交往的認知意象編程
1.認知意象:輸入信息——交往經歷
2.認知意象軟件:經歷、感受、能動性加工
二、模式與態(tài)度——交往的認知表征編程
1.模式與態(tài)度:內隱與外顯
2.認知表象:神經元網絡的閉合與開放結構
三、容量與擴散——交往的認知編程
1.信息容量:時代、環(huán)境與文化差異
2.信息擴散:個體的經歷、教養(yǎng)與素質
3.概念加工:行為習得、實踐鍛煉和自我調節(jié)
第四節(jié) 人際交往訓練(二)
一、訓練題目
二、訓練目的
三、具體操作
第三章 把握情緒——成功交往的關鍵
第一節(jié) 情緒——人際交往的主導
一、情緒——伴隨在交往中
1.情緒:刺激引起的體驗
2.情緒:具有感染性
二、情緒——人際交往的調節(jié)器
……
第四章 人際吸引——交友的魅力
第五章 人際溝通——生存發(fā)展的技能
第六章 特殊的交往才能——面對交往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