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李白的作品素以難解多偽作而著稱,給后人留下了巨大的困惑。本書從研究李白兩首最著名的詞——《菩薩蠻》和《憶秦娥》入手,逐步揭開了籠罩在李白作品上的層層迷霧,并由此解決了中國文學史上的一系列重大疑案:一、在李太白的詩詞中,隱藏了一大批唐玄宗和楊貴妃的作品,其中有很多是他們馬鬼坡事變之后的作品。這些作品主要是指:1.李白的大部分詞作;2.《宮中行樂詞》《寄遠》《長相思》等。二.揭開了白居易、陳鴻的《長恨歌、傳》,李商隱的《馬嵬·海上徒聞更九州》的本事之謎。他們并不是在民間傳說的基礎上添枝加葉,而是確有所據(jù)的。三、揭開了李商隱《無題》詩的本事之謎,其相當一部分是以李、楊馬嵬后的愛情悲劇為“本事”的。初步證明與此有關的有《錦瑟》《碧城》《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等作品。四、揭開了楊貴妃馬嵬后的生死之謎,其要點是:1.楊貴妃確實未死于馬嵬事變,她被宮人救起后,在今天的湖北、湖南一帶流亡,并于乾元元年與唐玄宗接通了聯(lián)系。2.唐玄宗和楊貴妃于乾元二年七月在襄陽城外的漢江島上有過一次秘密會見,并在那里發(fā)出了“在天愿為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的海誓山盟。3.漢江島相會引發(fā)了當年八月的襄陽康楚元叛亂,為此太真決意流亡日本。唐玄宗委派日本客卿晁衡(阿倍仲麻呂)以出任安南都護為由掩護太真出亡。晁衡與日本遣唐使合作,使太真于上元元年三月東渡日本。4.太真的出亡行動引發(fā)了上元元年四月的襄陽張維謹叛亂,唐玄宗等人的秘密活動終于敗露,于是導致了上元元年七月的西苑宮變,肅宗把玄宗關入西宮,高力士、陳玄禮、韋倫等人受到了相應的懲罰。5.唐肅宗查明事情的真相之后十分后悔,他向父親認了錯,并派人去日本接楊妃回國。但楊妃不愿回國,終于鑄成了千古長恨。此項發(fā)現(xiàn)將使中國文學史和唐代歷史面臨重大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