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Visual InterDev基礎
第1章 使用Site Designer創(chuàng)建Web工程
1.1 定義一個新的Visual InterDev 6 Web工程
1.2 標識源代碼的位置
1.3 選擇Web服務器做Web工程的主機
1.3.1 設置公開發(fā)布的Web名字
1.3.2 建立第一個Visual InterDev 6工程
1.3.3 調整Web工程的屬性
1.4 用站點圖表構造Web工程
1.4.1 創(chuàng)建一個新的站點圖表
1.4.2 向站點圖表添加新的文檔
1.4.3 將現存的Web文檔加入到站點圖表中
1.4.4 在站點圖表中移動Web文檔
1.4.5 從站點圖表中刪除文檔
1.5 在Web工程中應用主題和版面布局
1.5.1 使用王題
1.5.2 使用頁面的版面布局
1.6 自定義頁面的版面布局
第2章 使用Visual InterDev 6編輯器
2.1 集成開發(fā)環(huán)境概述
2.1.1 主編輯窗口
2.1.2 使用編輯器模式
2.1.3 使用Visual InterDev 6可??看翱?
2.1.4 堆放可停靠窗口
2.1.5 對Visual InterDev 6菜單的說明
2.2 使用Visual InterDev 6的工具欄
2.2.1 創(chuàng)建自定義工具欄
2.3 IDE視圖詳解
2.3.1 使用現有視圖
2.3.2 創(chuàng)建自定義視圖
2.4 修改IDE設置
2.4.1 Envlronment選項
2.4.2 Text Editor選項
2.4.3 Data Tools選項
2.4.4 Project選項
2.4.5 其他選項頁面
第3章 用Page Designer工具建立Web頁面
3.1 創(chuàng)建一個模板文檔
3.1.1 使用HTML的TABLE元素控制頁面的版面布局
3.1.2 向模板添加圖像
3.1.3 向模板添加樣本文本
3.2 使用PageNavbar的設計時控件
3.2.1 添加樣本站點圖表
3.2.2 向模板文件添加橫幅
3.2.3 向模板文檔添加鏈接菜單
3.2.4 向模板添加全局鏈接
3.3 用模板文檔創(chuàng)建一個樣本Web站點
3.3.1 用模板文檔創(chuàng)建頁面
3.3.2 創(chuàng)建站點圖表
3.4 使用PageTransitions設計時控件
3.4.1 向文檔添加PageTransition控件
第4章 用Visual InterDev 6管理Web工程
4.1 用Visual InterDev 6支持開發(fā)小組的開發(fā)
4.1.1 創(chuàng)建一個共享的Visual InterDev 6工程
4.2 使用Visual InterDev的工程模型
4.2.1 MSter生模式
4.2.2 Local模式
4.2.3 Offline模式
4.2.4 為工程建立工作模式
4.2.5 使用工作模式進行有效的小組開發(fā)
4.2.6 與Master模式的比較
4.2.7 在隔離的狀態(tài)下工作
4.3 用Visual InterDev 6的鏈接視圖來驗證鏈接情況
4.3.1 使用鏈接視圖的特性管理站點
4.3.2 過濾鏈接視圖
4.3.3 使用對象
4.3.4 在鏈接視圖內部打開一個對象
4.3.5 檢查外部鏈接
4.4 修補鏈接
4.5 配置完善的Web應用程序
4.5.1 拷貝一個站點
第2部分 頁面設計技術
第5章 為Web設計質量輸入表單
5.1 處理HTML顯示區(qū)域
5.1.1 HTML是自動套用格式的
5.1.2 HTML表單是無狀態(tài)的
5.1.3 大多數HTML表單是單一模式的文檔
5.2 創(chuàng)建單一模式的POST表單
5.2.1 發(fā)送數據的細節(jié)
5.2.2 建立POSTFORM.HTM文檔
5.2.3 加入POSTVALUES.ASP文檔
5.3 建立單一模式的GET表單
5.3.1 使用GET來發(fā)送數據的原因
5.3.2 建立GETFORM.HTM文件
5.3.3 加入GETVALUES.ASP文檔
5.4 使用表元素控制布局
5.4.1 建立TABLEFORM.HTM文檔
第6章 用固有的HTML控件建立基本Web表單
6.1 什么是固有的HTML控件
6.1.1 HTML固有控件的優(yōu)點和缺點
6.1.2 使用<INPUTt>標簽編寫代碼
6.1.3 建立INPUTSI Web工程
6.2 使用文本框輸入控件
6.3 使用密碼輸入控件
6.4 使用復選框輸入控件
6.5 使用單選輸入控件
第7章 用固有的HTML控件建立高級Web表單
7.1 其他輸入控件
7.1.1 創(chuàng)建INPUTS2 Web工程
7.2 使用HTML的SELECT元素創(chuàng)建下拉式和列表框元素
7.2.1 用HTML SELECT創(chuàng)建下拉式框
7.2.2 使用HTML SELECT創(chuàng)建列表框控件
7.3 用HTML TEXTAREA控件接收多行文本
7.4 使用HTML FILE型輸入校件從客戶方面收集文件名
7.5 使用HTML IMAGE型輸入控件添加圖形按鈕
第8章 在頁面中使用樣式表
8.1 什么是樣式表
8.1.1 樣式表文件的格式
8.1.2 把樣式表鍵接到文檔上
8.1.3 在文件中應用樣式
8.2 使用Visual InterDev 6的Stvle Sheet Editor
8.2.1 啟動Stvle Sheet Editor
8.2.2 在FIRST.HTM文檔中加入FIRST.CSS文件
8.2.3 定義字體樣式
8.2.4 定義背景樣式
8.2.5 定義邊界、頁邊空白和填充樣式
8.2.6 定義版面樣式
8.2.7 定義列表樣式
8.2.8 定義樣式類
8.2.9 定義惟一的ID樣式
第9章 在Web應用程序中加入多媒體
9.1 在Web應用程序中使用多媒體的利弊
9.2 添加音頻和視頻
9.2.1 在Web文件中添加音頻
9.2.2 使用ActiVeMovie控件來添加視頻
9.3 使用DirectX Anmation控件添加局級圖像
9.3.1 在Visual InterDev 6中定位DirectAnimation控件
9.3.2 使用Sprite控件
9.3.3 用Path控件移動圖像
9.3.4 用Structured Graphics控件繪制復雜的圖形
第10章 創(chuàng)建和使用圖像映射
10.1 什么是客戶端圖像映射
10.1.1 客戶瑞圖像映射的優(yōu)點
10.1.2 客戶端圖像映射的缺點
10.2 創(chuàng)建一個客戶瑞圖像映射
10.2.1 在Web工程中輸入一個圖像文件
10.2.2 把圖像放到Web文檔中
10.3 向圖像文件添加映射坐標
10.3.1 了解<MAP>標簽和<AREA>標簽
10.3.2 定義自己的圖像映射
10.3.3 添加目標HTML文檔
10.3.4 測試圖像映射文檔
第3部分 使用VisualBasic Script
第11章 使用Visual Basic腳本語言編程
11.1 Visual Basic Script快速入門
11.1.1 創(chuàng)建一個簡單的VBScript應用程序
11.2 使用腳本變量
11.2.1 聲明變量
11.2.2 VBSCript的變量類型
11.2.3 設置VBScript變量的作用域
11.3 使用程序控制結構
11.3.1 使用“For...Next”循環(huán)結構
11.3.2 使用“Do...Loop”結構
11.3.3 使用“If...Then...Else”結構
11.3.4 使用“Select...Case...End”選擇結構
第12章 使用內置的方法擴展腳本的功能
12.1 使用內置的方法
12.2 使用VBScript的數學方法
12.3 使用VBScript的字符率方法
12.4 使用VBScript的日期/時間方法
12.5 使用VBScript的數據轉換方法
12.6 其他的VBScript方法
12.6.1 使用輸出格式方法
12.6.2 使用用戶輸入輸出方法
第13章 為VBScript添加事件處理
13.1 將VBScript與事件消息鏈接
13.1.2 使用內部事件聲明
13.1.2 使用屬性事件聲明
13.1.3 使用外部事件聲明
13.2 事件冒泡機制
13.3 建立可以進行事件處理的Web工程
13.4 使用窗口對象事件
13.5 使用文檔對象事件
13.6 使用表單對象事件
13.7 使用元素對象事件
13.8 給鏈接元素添加事件代碼
第14章 用MSIE對象模型編寫客戶端腳本
14.1 什么是客戶端腳本
14.1.1 為什么使用客戶端腳本
14.2 添加客戶端腳本塊
14.2.1 使用<SCRIPT>標簽
14.2.2 加上處理事件的腳本塊
14.2.3 通過HTML屬性添加腳本
14.2.4 使用FOR...EVENT加入腳本
14.2.5 多腳本塊和共享腳本塊
14.3 使用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對象模型
14.3.1 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對象層次結構
14.3.2 準備DOCOBJ工程
14.3.3 使用Window和Frame對象
14.3.4 使用History,Navigator和Location對象
14.4 Document對象的探討
14.4.1 使用Link對象
14.4.2 使用Form和Element對象
第15章 使用ASP內置對象編寫服務器端腳本
15.1 什么是服務器端腳本
15.1.1 理解服務器端腳本的工作方式
15.1.2 運用VBScriPt創(chuàng)建一個簡單的服務器端腳本
15.2 使用Server對象訪問主服務器
15.3 使用APPlication對象在所有用戶之間共享數據
15.3.1 使用APPlication對象進行編程的例子
15.4 使用Session對象跟蹤用戶的值
15.4.1 加入Session對象的示例頁面
15.5 使用Response對象將輸出結果傳送給客戶端
15.5.1 添加Response對象的示例頁面
15.6 使用Request對象從客戶端接收數據
15.6.1 設計REQUEST.ASP頁面的版面
15.6.2 顯示Cookies集合
15.6.3 顯示QueryString集合
15.6.4 顯示Form集合
第4部分 數據庫與Web
第16章 訪問Web數據庫
16.1 訪問Web數據庫的一般任務
16.1.1 OLE的DB和ADO
16.1.2 使用SQL Server和Oracle數據庫
16.1.3 使用Microsoft Access數據庫
16.2 使用Data Environment Designer
16.2.1 建立WEBDB工程
16.2.2 互聯網數據連接和ODBC
16.2.3 建立數據連接
16.2.4 建立數據命令
16.3 使用Query Designer Tool編輯數據庫的數據
16.3.1 使用QDT數據網格編輯表格
16.3.2 使用更新操作編輯現有的記錄
16.3.3 使用插入數值操作添加新的記錄
16.3.4 使用刪除操作刪除現有的記錄
第17章 創(chuàng)建數據綁定的Web表單
17.1 設計高品質的數據綁定的Web表單
17.1.1 使用數據綁定的設計時控件
17.1.2 客戶端與服務器端DTC腳本編輯
17.1.3 使用腳本對象模型
17.2 建立DBFORM工程并加入數據連結和數據命令對象
17.2.1 建立DBFORM工程
17.2.2 加入數據連接
17.2.3 添加數據命令
17.3 利用DTC建立數據綁定的登記表單
17.3.1 建立一個簡單的數據綁定的表單
17.3.2 創(chuàng)建一個完整的數據登記表單
第18章 創(chuàng)建Web數據庫
18.1 使用Visual InterDev 6創(chuàng)建數據庫項
18.1.1 使用Visual InterDev 6數據工具的功能范圍
18.1.2 使用ISQL創(chuàng)建新的設備和數據庫
18.1.3 使用Visual InterDev 6創(chuàng)建新的數據庫工程
18.2 在原有的數據庫中增加表格
18.2.1 使用數據庫圖表加入Customers表格
18.2.2 在Customers表格中加入觸發(fā)器
18.2.3 使用Query Designer增加Sales表格
18.2.4 使用表格腳本增加Products表格
18 2.5 使用數據庫圖表定義表格關系
18.3 使用Visual InterDev 6數據工具加入數據庫記錄
18.3.1 使用Query Designer窗格輸入記錄
18.3.2 使用腳本模板創(chuàng)建SQL插入腳本
18.3.3 使用查詢設計工具創(chuàng)建一個插入查詢
18.4 向已有的數據庫中加入新的視圖
18.4.1 使用Query Designer加入TotalSales視圖
18.4.2 使用視圖腳本加入ProductSales視圖
18.5 在SQL Server數據庫中加入存儲過程
18.5.1 使用Visual InterDev 6的數據工具執(zhí)行存儲過程
第19章 使用ActiveX數據庫對象(ADO)
19.1 ActiveX數據對象的基礎
19.1.1 ActiveX數據對象模型
19.2 ADO的特殊屬性
19.2.1 連接串(ConnectionString)
19.2.2 命令文本(CommandText)
19.2.3 命令類型(CommandTyPe)
19.2.4 指針位置(CursorLocation)
19.2.5 指針類型(CursorType)
19.2.6 鎖定類型(LockTyPe)
19.2.7 模式(Mode)
19.3 創(chuàng)建ADODB Web工程
19.3.1 創(chuàng)建ADODB工程
19.3.2 使用ADOVBS.INC包含文件
19.3.3 在ADOSTUFF.INC文件中創(chuàng)建ADO編程對象
19.3.4 在ADOSTUFF.INC文件中加入支持方法
19.4 通過連接對象與數據庫相連
19.4.1 使用服務器端的ADO打開數據連接
19.5 使用記錄集對象收集記錄
19.5.1 使用文本記錄集
19.5.2 使用表格命令類型
19.6 使用命令對象設置執(zhí)行規(guī)則
19.6.1 使用命令對象創(chuàng)建更新(UPDATE)查詢
19.6.2 使用命令對象創(chuàng)建插入(INSERT)和刪除(DELETE)查詢
19.7 使用參數對象運行參數查詢
19.7.1 執(zhí)行文本查詢語句
19.7.2 執(zhí)行Microsoft Access Parameter QueryDef
19.7.3 執(zhí)行Microsoft SQL服務器參數存儲過程
第5部分 使用ActiveX技術
第20章 利用DHTML使用可視濾鏡和漸變
20.1 在文本和圖像中應用濾鏡
20.1.1 DHTML濾鏡的基礎知識
20.1.2 在工具箱窗口中創(chuàng)建自己的定位元素(SPAN)
20.1.3 為FILTER.HTM文檔設計版面布局
20.1.4 加入Visual Basic腳本以使用可視濾鏡
20.1.5 將可視濾鏡串連起來
20.2 使用漸變來融合圖像
20.2.1 實現blendTrans方法
20.2.2 創(chuàng)建SIMPLEBLEND.HTM文檔
20.3 使用revealTrans方法實現高級的漸變
20.3.1 創(chuàng)建REVEAL.HTM文檔
第21章 在Web應用程序中添加報表和圖形
21.1 報表的優(yōu)點
21.1.1 使用列式報表
21.1.2 使用行式報表
21.1.3 使用圖表
21.2 創(chuàng)建報表示例的預備知識
21.3 用HTML表格創(chuàng)建格式化的列式報表
21.3.1 添加數據連接對象
21.3.2 用VBScript和ASP訪問SQL Server數據
21.3.3 生成報表頭并循環(huán)輸出報表體
21.3.4 用HTML表格顯示詳細的數據內容
21.4 用REPORT.ASP文檔建立行式報表
21.4.1 REPORT.ASP概述
21.4.2 創(chuàng)建自己的報表信息文件
21.5 用ASPChart顯示數據庫的記錄集
21.5.1 安裝ASPChart
21.5.2 創(chuàng)建CHARTING.ASP文檔
第22章 向Web應用程序加入活動內容
22.1 感受活動內容的威力
22.1.1 利用活動內容的優(yōu)勢
22.1.2 使用活動內容解決框架
22.2 準備活動內容工程
22.3 用Content Linker對象制作在線雜志
22.3.1 設計VID News Central內容頁的版面
22.3.2 使用ASP代碼激活內容頁面
22.3.3 添加文本文件控制在線內容
22.4 用Ad Rotator組件制作滾動的橫幅
22.4.1 運行Ad Rotator的文本文件
22.4.2 創(chuàng)建廣告條的顯示頁面
22.4.3 添加統計廣告單擊次數的頁面
22.4.4 創(chuàng)建Ad Rotator的控制文件
第23章 為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4.0創(chuàng)建Scriptlet
23.1 scriptlet的理論基礎
23.1.1 scriptlet的優(yōu)點
23.1.2 scriptlet的缺點
23.1.3 用scriptlet增加代碼重用性
23.2 scriptlet的組成
23.2.1 創(chuàng)建scriptlet方法
23.2.2 創(chuàng)建scriptlet屬性
23.2.3 在scriptlet中處理標準的事件
23.2.4 在scriPtfet中創(chuàng)建自定義的事件
23.2.5 在scriptlet中添加環(huán)境菜單
23.3 把它們集中在一起——在Web應用程序中使用scriptlet
23.3.1 創(chuàng)建scrlnput scriptlet
23.3.2 注冊scrlnput scriptlet
23.3.3 在一個Web文件中使用scrlnput scriptlet
第6部分 深入動態(tài)服務器編程
第24章 ASP揭秘
24.1 建立Web應用程序BehindTheScenes
24.2 在Web應用程序中使用GLOBAL.ASA
24.2.1 關于GLOBAL.ASA文件
24.2.2 在GLOBAL.ASA中共享數據和COM對象
24.2.3 Contents集合中的兩個存儲指針之間的區(qū)別
24.2.4 使用GLOBAL.ASA事件
24.2.5 添加<OBJECT>標簽
24.2.6 引用類型庫
24.3 充分利用服務器端包含文件
24.3.1 SSI的工作原理
24.3.2 為應用程序創(chuàng)建SSI
24.3.3 在Web應用程序中使用SSI
24.4 服務器端變量
第25章 用ASP管理服務器的文件系統
25.1 FileSystemObject Web應用程序的基礎知識
25.2 用FileSystemObject查看磁盤存儲情況
25.2.1 用FileSystemObject創(chuàng)建文件夾和文件
25.2.2 查看服務器的驅動器
25.2.3 查看服務器上的文件夾
25.2.4 查看服務器上文件夾里的文件
25.3 用TextStream對象讀寫文本文件
25.3.1 建立Web技巧樣本文檔
第26章 增加Web應用程序的安全性
26.1 定義安全性的需求
26.1.1 理解授權訪問
26.1.2 理解成員訪問安全性
26.2 使用操作系統的安全性
26.2.1 操作系統安全性的優(yōu)點
26.2.2 操作系統安全性的缺點
26.2.3 保護應用程序文件夾
第27章 使用基于程序的安全性
27.1 基于程序的安全性方案的優(yōu)點
27.2 基于程序的安全性方案的缺點
27.3 建立基于程序的安全性系統
27.3.1 檢驗有效用戶
27.3.2 收集用戶登錄數據
27.3.3 檢驗登錄用戶的合法性
27.4 創(chuàng)建自己的基于程序的安全性系統的藍圖
第28章 為Web應用程序添加出錯處理
28.1 理解Visual InterDev的出錯處理
28.1.1 消滅語法錯誤
28.1.2 處理與Web有關的錯誤
28.1.3 處理與代碼有關的運行時錯誤
28.1.4 好的設計是最好的防御措施
28.2 Visual InterDev如何報告錯誤
28.2.1 訪問內置的Err對象
28.2.2 用Resume Next執(zhí)行出錯處理
28.2.3 添加錯誤處理到ASP
28.3 創(chuàng)建一個捕獲錯誤的包含文件
28.3.1 建立SSI文件以處理ASP錯誤
28.3.2 在ASP文檔中使用ERRORTRAP.INC文件
第29章 使用DHTML動態(tài)改變HTML的內容和位置
29.1 什么是動態(tài)HTML
29.1.1 偵聽事件
29.1.2 STYLE屬性的功能
29.1.3 使用HTML元素DIV和SPAN
29.1.4 創(chuàng)建DHTML Web工程
29.2 在運行時改變HTML的內容
29.2.1 使用ONMOUSEOVER事件和innerHTML屬性
29.3 創(chuàng)建可視化的拖放界面
29.3.1 REPOSITION.HTM文檔的版面布局
29.3.2 使用事件對象為Web文檔設計拖放界面
第7部分 附錄
附錄A 使用Microsoft FrontPage和FrontPage Server Extensions
附錄B 網上資源
附錄C 術語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