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部門經濟學》第一版的寫作至今已經有11年了。在這期間公共部門經濟學有了迅速的發(fā)展。新理論的提出,許多實證工作的進行,控制政府支出的改革,新稅制的實施和其他稅制的廢除,其他重要的改革仍然在進行,收入和財富分配的變化則適應著人口的變化與稅制的改革。在過去的10年中,人們的思想觀念已經轉為反對公共部門介入大多數產業(yè)經濟,這反映在諸如“政府黑手”此類的政治言論中?!罢谑帧闭搹娬{了公共部門對私人部門課稅的效率損失,要求憲法改革與政策變化,以使“國家滾回原界限內”。基于這些趨勢,讓經濟學和公共政策的學生理解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理論上和試驗中的聯(lián)系是必須的。這些知識不僅提供了政策爭論的知識,也有助于進行政治宣傳。為了適應這些變化,第四版作了下列大幅度的修改,但并未使我們更改全書的中心目標。該目標仍然是解釋公共支出、稅收和諸如個人、家庭和企業(yè)之間的相關原則與關系的。與前幾版一樣,我們集中闡述這些問題的微觀經濟學部分,而將宏觀部分留給專門的教科書。我們也繼續(xù)強調內容的相關目的(如公共部門)、彈性(如勞動供應)、福利損失(如公司稅)和憲法安排(如政府支出控制)與經濟原則之間聯(lián)系的重要性。最后,本書仍然沿用在稅收專題之前討論支出專題的做法。盡管我們的目標未變,但是上述主題的變化,要求我們作大幅度的修訂。公共支出方面的分析,已經擴展到公共部門存在和集體抉擇的博弈論方法、成本一收益分析的較為完整的理論基礎、中央和地方政府最新的支出材料、績效衡量的考察以及地方政府新的社區(qū)收費或“人頭稅”的開征。本書也包括了近來最重要的制度變化。稅收方面也發(fā)生了大量的變化。稅收理論分析已經擴展到包括補償性供給和需求曲線,更多的分析已轉向稅收的超額負擔。我們現在安排了兩章稅收局部均衡分析,來容納這些新材料。其中的第一章我們考察了稅收對單個行業(yè)的效應;第2章包括了最優(yōu)商品稅(拉姆齊、柯利特—黑格法則)、補償性勞動供應曲線和儲蓄的課稅。為了使理論章節(jié)集中在一起,我們在該章中也討論了(稍微涉及)最優(yōu)所得稅問題。如果愿意的話,教師可以刪去第13章(稅收的一般均衡分析)和第14章(最優(yōu)稅制),而不會影響以后章節(jié)就嚴格的理論意義上的完整性。為了適應英國最近在所得稅制上的大量變化,我們修改了關于所得稅的章節(jié)。在這一章中,我們還探討了國民保險問題?,F在,關于稅收與工作/閑暇選擇的內容已經單獨成章,包括了許多重寫的材料。這新的一章考察了工作努力與政府收入關系(拉弗曲線)的證據。反貧困措施的那一章也作了大幅度的修改,分析了1988年英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關于消費/儲蓄選擇的一章,取代了以前的支出稅那一章。對產品和勞務課稅那一章也已經作修改,包括了歐共體間接稅協(xié)調的討論。同時還全面地以新的實證材料去補充參考資料。有關稅收的章節(jié)包括70個全新的和大幅度修改后的圖表,經過調整的許多圖形色彩,變得更為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