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醫(yī)學內(nèi)科學艾滋病的診斷與治療

艾滋病的診斷與治療

艾滋病的診斷與治療

定 價:¥20.00

作 者: 白雪帆,張樹林主編
出版社: 人民軍醫(yī)出版社
叢編項: 臨床常見病癥診療叢書
標 簽: 艾滋病

ISBN: 9787801570406 出版時間: 2000-06-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0cm 頁數(shù): 395頁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比較系統(tǒng)全面地闡述了H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分子結構和功能特性、致病機制和感染機體的免疫應答,HIV感染和AIDS(艾滋?。┑牧餍?、監(jiān)床表現(xiàn)和實驗室診斷方法、臨床治療及預防和控制措施等,同時介紹了近年國內(nèi)外在該研究領域的若干新進展,旨在為從事HIV和AIDS防治研究的防疫工作者和臨床醫(yī)療工作者提供一部內(nèi)容新穎、方便實用的專病參考書,也可供基層醫(yī)務人員和醫(yī)學生閱讀。

作者簡介

暫缺《艾滋病的診斷與治療》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病原學
第一節(jié) H1V的發(fā)現(xiàn)和歷史
第二節(jié) H1V的形態(tài)和結構
一、HIV的一般形態(tài)和結構
二、HIV的基因結構、主要蛋白及其功能
三、HIV結構研究的進展
第三節(jié) HIV的復制周期
一、病毒穿人
二、反轉錄
三、病毒DNA與宿主DNA整合
四、病毒蛋白的表達
五、病毒裝配
第四節(jié) HIV的遺傳和變異
一、HIV的高突變率和快速復制
二、病毒的進化
三、變異對致病性的影響
四、影響變異的因素
五、HIV變異對防治的挑戰(zhàn)
第五節(jié) HIV感染的自然史
一、描述HIV病程的實驗指標
二、HIV感染的分期
三、感染過程中病毒學和免疫學的改變
四、影響HIV自然史的因素
五、對HIV自然史的人為干預
第六節(jié) HIV的感染機制及其輔助受體
一、輔助受體的本質和來源
二、HIV感染細胞的過程
三、輔助受體在H1V感染中的作用
第二章 流行病學
第一節(jié) AIDS的全球流行概況
一、非洲
二、美洲
三、歐洲
四、亞洲
第二節(jié) 流行環(huán)節(jié)與特征
一、傳染源
二、傳播途徑
三、易感人群
第三節(jié) HIV分子流行病學
一、HIV基因結構與分型
二、HIV—1與HIV—2的地理分布
三、分子生物學在HIV流行研究中的應用
第三章 發(fā)病機制和病理
第一節(jié) HIV感染與發(fā)病機制
一、病毒的基因組織結構和基因功能
二、病毒的復制
三、HIV的遺傳異質性
四、H1V的傳播
五、粘膜免疫
六、急性血清學反應
七、病毒復制的靶細胞
……
第四章 HIV/AIDS臨床表現(xiàn)
第五章 實驗室檢查
第六章 治療
第七章 預防與控制
附錄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HIV/AIDS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
附錄二 中國預防與控制艾滋病中長期規(guī)劃(1998~2010年)
附錄三 關于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的管理意見
附錄四 英漢詞匯和縮略語對照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