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宗教宗教理論與研究道德與宗教的兩個來源

道德與宗教的兩個來源

道德與宗教的兩個來源

定 價:¥28.00

作 者: (法)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著;王作虹,成窮譯
出版社: 貴州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現代社會與人》名著譯叢
標 簽: 柏格森 哲學思想 道德 宗教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221052520 出版時間: 2000-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0cm 頁數: 195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出版于1932年,是柏氏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是作者經過多年潛心研究而推出的有關道德和宗教問題的專著。這是柏氏哲學思想在人文-社會領域的一次集中運用。這一運用使作為體系的“柏格森哲學”得以完成。要了解柏氏關于社會問題的見解,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這本著作。在本書中,作者所探求的是道德與宗教存在的依據和性質。根據柏氏的考察,道德有兩個來源:一是作為“義務”的道德;一是作為“抱負”的道德,并認為道德的這兩種形式都是應生命進化的要求而產生出來的。宗教在本質上也是生物學的。依柏氏之見,宗教是自然為對付“理智”所可能帶來的危險而采取的一種防范手段。

作者簡介

  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年—1941年),法國哲學家,文筆優(yōu)美,思想富于吸引力,曾獲1927年諾貝爾文學獎。以“創(chuàng)化論”之說,強調創(chuàng)造與進化并不相斥,因為宇宙是一個“生命沖力”在運作,一切都是有活力的。他反對科學上的機械論,心理學上的決定論與理想主義。他認為人的生命是意識之綿延或意識之流,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成因果關系的小單位。他對道德與宗教的看法,亦主張超越僵化的形式與教條,走向主體的生命活力與普遍之愛。1927年,“為了表彰其豐富而生氣勃勃的思想和的卓越技巧”,他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瑞典學院高度評價了柏格森的生命哲學在批判傳統(tǒng)哲學的理性主義機械論和決定論,解放人類思想方面的巨大意義,認為《創(chuàng)造的進化》是“一篇震撼人心的雄偉詩篇,一個含蘊不竭之力與馳騁天際之靈感的宇宙論”,“他親身穿過理性主義的華蓋,開辟了一條通路。由此通路,柏格森打開了大門,解放了具有無比效力的創(chuàng)造推進力……向理想主義敞開了廣闊無邊的空間領域?!?/div>

圖書目錄

中譯者序
第一章 道德義務
 自然與社會
 群體中的個體
 個體中的群體
 自發(fā)的服從
 對抗拒的抗拒
 義務與生命
 封閉的社會
 對英雄的呼吸
 情感的推動力
 情感與創(chuàng)造
 情感與表現
 心靈的解放
 向前的運動
 封閉的道德與開放的道德
 自尊
 正義
 道德中的唯理智論
 道德教育
 訓練與神秘
第二章 靜態(tài)宗教
論理性存在的荒誕
神話制造功能
“生命沖動”的意義
神話制造功能在社會中的角色
實用的神話制造的一般題材
預防解體的措施
預防壓抑的措施
預防不可預見之物的措施
關于機遇
文明人的“原始心態(tài)”
事件的部分擬人化
論一般的魔法
魔幻與科學魔幻與宗教
對動物的崇敬
圖騰
對神靈的信念
神話奇想
神話制造功能與文學
論神靈的存在
靜態(tài)宗教的一般職能
第三章 動態(tài)宗教
第四章 結語:機械設置與神秘主義
中譯后記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