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年—1941年),法國哲學家,文筆優(yōu)美,思想富于吸引力,曾獲1927年諾貝爾文學獎。以“創(chuàng)化論”之說,強調創(chuàng)造與進化并不相斥,因為宇宙是一個“生命沖力”在運作,一切都是有活力的。他反對科學上的機械論,心理學上的決定論與理想主義。他認為人的生命是意識之綿延或意識之流,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成因果關系的小單位。他對道德與宗教的看法,亦主張超越僵化的形式與教條,走向主體的生命活力與普遍之愛。1927年,“為了表彰其豐富而生氣勃勃的思想和的卓越技巧”,他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瑞典學院高度評價了柏格森的生命哲學在批判傳統(tǒng)哲學的理性主義機械論和決定論,解放人類思想方面的巨大意義,認為《創(chuàng)造的進化》是“一篇震撼人心的雄偉詩篇,一個含蘊不竭之力與馳騁天際之靈感的宇宙論”,“他親身穿過理性主義的華蓋,開辟了一條通路。由此通路,柏格森打開了大門,解放了具有無比效力的創(chuàng)造推進力……向理想主義敞開了廣闊無邊的空間領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