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網(wǎng)絡與數(shù)據(jù)通信計算機網(wǎng)絡最新UNIX與網(wǎng)絡操作教程

最新UNIX與網(wǎng)絡操作教程

最新UNIX與網(wǎng)絡操作教程

定 價:¥31.00

作 者: 于寧斌,董柏泉編著
出版社: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電腦應用完全攻略叢書
標 簽: UNIX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60607894 出版時間: 1999-12-01 包裝:
開本: 26cm 頁數(shù): 330頁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簡明而流暢地敘述了最新UNIX操作系統(tǒng)(SCOOpenServerRelease5.0.5)的基礎知識,敘述了UNIX系統(tǒng)下TCP/IP網(wǎng)絡的管理及其使用。書中避開枯燥的理論,著重以提高讀者動手實踐能力為目的,詳細地講述了UNIX系統(tǒng)中常用硬件和軟件的安裝、配置和使用方法;介紹了UNIX中常用命令的使用方法、UNIX系統(tǒng)中常用的中文環(huán)境及漢字輸入方法;從實用角度闡述了計算機網(wǎng)絡基礎知識、UNIX系統(tǒng)中的UUCP網(wǎng)絡系統(tǒng)、TCP/IP基本知識、UNIX系統(tǒng)中TCP/IP網(wǎng)絡的配置和管理維護方法、TCP/IP網(wǎng)絡系統(tǒng)的性能調優(yōu)、TCP/IP的應用、配置信任主機和信任用戶的方法、r系列命令的使用,以及網(wǎng)絡文件系統(tǒng)(NFS)的配置和應用。書中有大量結合實踐的例題和習題及參考答案,供讀者練習和對照。本書內容新穎、編排合理、循序漸進、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可作為UNIX操作系統(tǒng)、TCP/IP網(wǎng)絡管理系統(tǒng)的培訓教材或高校教材,是UNIX及網(wǎng)絡愛好者快速入門的理想讀物,亦可作為從事UNIx網(wǎng)絡管理工作的廣大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暫缺《最新UNIX與網(wǎng)絡操作教程》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系統(tǒng)安裝
1.1 UNIX系統(tǒng)的運行環(huán)境
1.2 UNIX系統(tǒng)的安裝過程
1.2.1 UNIX系統(tǒng)的存儲介質
1.2.2 安裝軟盤的創(chuàng)建
1.2.3 SCO UNIX系統(tǒng)安裝步驟(光盤介質)
1.3 小結與測試
1.3.1 小結
1.3.2 測試
第2章 一般操作
2.1 系統(tǒng)開啟與終止
2.1.1 操作系統(tǒng)的裝入
2.1.2 操作方式的選擇
2.1.3 單用戶和多用戶
2.1.4 立即終止系統(tǒng)
2.1.5 限時終止系統(tǒng)
2.1.6 重新啟動系統(tǒng)
2.2 使用命令
2.2.1 命令提示符
2.2.2 命令的執(zhí)行
2.2.3 幾個常用命令的使用
2.3 注冊和注銷
2.3.1 什么是注冊?如何注冊
2.3.2 什么是注銷?如何注銷
2.3.3 以超級用戶的身份注冊和注銷
2.3.4 以普通用戶的身份注冊和注銷
2.3.5 注銷和關機的區(qū)別
2.3.6 關于“用戶”概念
2.4 軟盤的一般使用
2.4.1 格式化軟盤
2.4.2 復制軟盤
2.4.3 用軟盤備份文件
2.4.4 顯示軟盤中文件的名字
2.4.5 將軟盤中文件恢復到硬盤
2.5 小結與測試
2.5.1 小結
2.5.2 測試
第3章 系統(tǒng)概述
3.1 UNIX系統(tǒng)的作用
3.1.1 UNIX系統(tǒng)的由來
3.1.2 UNIX的作用
3.1.3 UNIX對計算機科學的重要貢獻
3.2 UNIX系統(tǒng)的特點
3.2.1 樹形分級結構的文件系統(tǒng)
3.2.2 廣義的文件概念
3.2.3 靈活的命令程序設計語言(shell)
3.2.4 支持眾多的高級語言
3.2.5 良好的可移植性
3.2.6 多用戶及多任務系統(tǒng)
3.2.7 方便的使用工具
3.2.8 電子郵件和網(wǎng)絡通訊
3.2.9 豐富的通用程序和管道功能
3.2.10 用戶界面及其他
3.3 UNIX系統(tǒng)的結構
3.3.1 UNIX系統(tǒng)的引導程序
3.3.2 UNIX系統(tǒng)的核心(內核)
3.3.3 UNIX系統(tǒng)的幾個主要目錄
3.3.4 UNIX系統(tǒng)的文件結構圖示
3.4 文件系統(tǒng)簡介
3.4.1 普通文件(ordinaty files)
3.4.2 特別文件(special files)
3.4.3 目錄文件(directory files)
3.4.4 正文文件(text files)
3.4.5 二進制文件(binary files)
3.5 文件的存取權限
3.5.1 兩類用戶
3.5.2 3種等級
3.5.3 8個存取權
3.5.4 文件所有者的變更
3.5.5 目錄或文件屬組的變更
3.5.6 文件或目錄存取權限的改變
3.5.7 文件和目錄的默認存取權限
3.6 UNIX的目錄管理和文件管理
3.6.1 目錄的形狀
3.6.2 路徑
3.6.3 當前路徑(當前目錄)的改變與查詢
3.6.4 目錄的建立
3.6.5 目錄的則除
3.6.6 文件(目錄)名的查看
3.6.7 文件內容的顯示
3.6.8 長文件內容的顯示
3.6.9 文件開頭部分的顯示
3.6.10 文件末尾部分的顯示
3.6.11 文件名目錄名的改變和目錄的移霎
3.6.12 文件的復制
3.7 小結與測試
3.7.1 小結
3.7.2 測試
第4章 特殊操作
4.1 注冊口令的設置修改和取消
4.1.1 注冊口令的概念
4.1.2 注冊口令的設置
4.1.3 注冊口岸的修改
4.1.4 注冊口令的取消
4.2 用戶的增加和刪除
4.2.1 建立用戶
4.2.2 刪除用戶
4.3 安全關機的技巧
4.3.1 隨便關機的危害
4.3.2 安全關機的技巧
4.4 小結與測試
4.4.1 小結
4.4.2 測試
第5章 系統(tǒng)配置
5.1 系統(tǒng)組成
5.1.1 系統(tǒng)的硬件組成
5.1.2 系統(tǒng)的軟件組成
5.2 終端設置
5.2.1 多用戶卡的安裝
5.2.2 配置串行端口
5.2.3 給系統(tǒng)中增加終端
5.2.4 設置終端的仿真類型與通信方式
5.2.5 撤消終端
5.2.6 主控終端(主機)的多屏幕功能
5.3 打印機設置
5.3.1 打印機的連接
5.3.2 本地和遠程打印機的增加
5.3.3 設置并行打印機
5.4 單調制解調器和鼠標的配置
5.4.1 串行線路和調制解調器的連接
5.4.2 鼠標器的連接
5.4.3 鼠標器的設置
5.4.4 鼠標器的使用
5.5 磁帶機的設置
5.5.1 磁帶機的連接
5.5.2 磁帶機的配置
5.5.3 磁帶機的使用
5.6 UNIX系統(tǒng)和DOS、Windows系統(tǒng)的并存
5.6.1 在一個新的硬盤上安裝DOS Windows和UNIX系統(tǒng)
5.6.2 在一個已有DOS;Windows系統(tǒng)的硬盤上增加安裝UNIX
5.6.3 在UNIX系統(tǒng)和DOS、Windows系統(tǒng)之間轉換
5.6.4 在UNIX中訪問 DOS信息
5.7 小結與測試
5.7.1 小結
5.7.2 測試
第6章 功能鍵和漢字輸入法
6.1 UNIX系統(tǒng)中的功能健
6.1.1 主機和終端鍵盤上通用的功能鍵
6.1.2 終端鍵盤上的功能鍵
6.2 UNIX系統(tǒng)的中文環(huán)境
6.2.1 東方龍馬中文平臺
6.2.2 賽博(Cyber)中文環(huán)境
6.3 電腦中常用的漢字輸入法
6.3.1 全拼輸入法
6.3.2 簡拼輸入法
6.3.3 混拼輸入法
6.5.4 雙拼輸入法
6.3.5 五筆輸入法
6.4 小結與測試
6.4.1 小結
6 4.2 測試
第7章 常用命令
7.1 目錄的管理 
7.1.1 目錄的建立(使用mkdir命令)
7.1.2 目錄的刪除(使用rmdir命令)
7.1.3 目錄的改變(使用cd命令)
7.1.4 當前路徑的查詢(使用pwd命令)
7.1.5 目錄的復制(使用即命令)
7.1.6 復制多個目錄(使用copy命令)
7.2 文件管理
7.2.1 文件內容的顯示(使用cat命令)
7.2.2 文件內容的通屏顯示(使用 more命令)
7.2.3 顯示文件前部(使用 head命令)
7.2.4 顯示文件后部(使用 tail命令)
7.2.5 文件的更名和移動(使用 mv命令)
7.2.6 文件的比較(使用cmp命令)
7.2.7 文件的復制(使用cp命令)
7.2.8 文件的刪除(使用rm命令)
7.3 磁盤的使用
7.3.1 軟盤格式化(使用 format命令)
7.3.2 軟盤的復制(使用 diskCp命令)
7.3.3 硬盤的分區(qū)(使用fdisk命令)
7.4 用戶管理
7.4.1 增加和取消用戶(使用 sooadmin account命令)
7.4.2 改變用戶(使用SU命令)
7.5 口令管理(使用 passwd命令)
7.6 系統(tǒng)的關閉
7.6.1 限時關閉系統(tǒng)(使用shutdown命令)
7.6.2 立即關閉系統(tǒng)(使用 haltsys命令)
7.6.3 重新啟動系統(tǒng)(使用 reboot命令)
7.7 文件和目錄的備份恢復和轉換
7.7.1 備份或恢復文件和目錄(使用tar命令)
7.7.2 文件的轉換及復制(使用dd命令)
7.8 終端和打印機的關閉
7.8.1 關閉終端或打印機(使用disable命令)
7.8.2 激活終端或打印機(使用enable命令)
7.9 目錄內容的顯示(使用Is命令)
7.10 日期時間的查詢和確定
7.10.1 查詢系統(tǒng)時間(使用 date命令)
7.10.2 確定系統(tǒng)時間(使用asktime命令)
7.11 誰在系統(tǒng)中、做什么?
7.11.1 誰在系統(tǒng)中(使用Who命令)
7.11.2 誰在做什么(使用whodo命令)
7.12 終端名的獲?。ㄊ褂胻ty命令)
7.13 進程狀態(tài)的了解(使用PS命令)
7.14 統(tǒng)計磁盤用途(使用du命令)
7.15 統(tǒng)計磁盤自由空間(使用df命令)
7.16 文件類型的確定(使用 file命令)
7.17 回應自變量(使用 echo命令)
7.18 以低優(yōu)先權運行(使用 nice命令)
7.19 執(zhí)行的暫時停止(使用sleeP命令)
7.20 進程的終止(使用kill命令)
7.21 命令的定時運行(使用at命令)
7.22 標準輸入的復制(使用tee命令)
7.23 訪問DOS磁盤信息
7.23.1 DOS磁盤目錄的顯示(在UNIX系統(tǒng)中顯示DOS磁盤上的內容)
7.23.2 DOS磁盤文件內容的顯示(使用doscat命令)
7.23.3 DOS磁盤目錄的建立和刪除
7.23.4 DOS磁盤的格式化(使用dosformat命令)
7.23.5 DOS磁盤上文件的刪除(使用dosrm命令)
7.23.6 DOS和UNIX之間的文件復制(使用doscp命令)
7.24 用戶之間的通信
7.24.1 郵件傳送與接收(使用 mail命令)
7.24.2 給所有用戶發(fā)送信息(使用wall命令)
7.24.3 用戶間的直接通信(使用write命令)
7.24.4 接收狀態(tài)的改變和檢查(使用mesg命令)
7.25 高級語言程序編譯和執(zhí)行
7.25.1 編譯C程序(使用CC命令)
7.25.2 編譯FORTRAN域PASCAL源程序(使用CI命令)
7.25.3 調用BASIC語言程序(使用mabasic命令)
7.26 計算(使用bc命令)
7.27 顯示日歷(使用cal命令)
7.28 小結與測試
7.28.1 小結
7.28.2 測試
第8章 UNIX 中的文本編輯程序
8.1 vi屏幕編輯程序介紹
8.1.1 進入vi屏幕編輯程序前的準備
8.1.2 vi編輯程序的進入
8.1.3 vi細輯程序的退出
8.1.4 使用vi要注意的問題
8.1.5 同時編輯多個文件
8.1.6 移動光標的方法
8.1.7 建立文本
8.1.8 編輯文本
8.2 圖形界面中的編輯程序 ScoEdit
8.2.1 File(文件)菜單
8.2.2 Edit(編輯)菜單
8.2.3 Search(檢索)菜單
8.2.4 Option(選擇)菜單
8.2.5 Help(幫助)菜單
8.3 小結與測試
8.3.1 小結
8.3.2 測試
第9章 計算機網(wǎng)結基礎
9.1 計算機網(wǎng)絡的定義
9.2 計算機網(wǎng)絡的分類
9.3 數(shù)據(jù)通信技術和數(shù)據(jù)交換技術
9.3.1 數(shù)據(jù)信號傳輸
9.3.2 通信方式
9.3.3 異步傳輸和同步傳輸
9.3.4 數(shù)據(jù)交換技術
9.4 網(wǎng)絡體系結構與ISO的OSI參考模型
9.4.1 網(wǎng)絡協(xié)議和網(wǎng)絡體系結構概念
9.4.2 ISO/OSI參考模型
9.4.3 OSI各層的主要功能
9.5 網(wǎng)絡互聯(lián)設備
9.5.1 中繼器(Repeater)和集線器(Hub)
9.5.2 網(wǎng)橋(Bridge)
9.5.3 路由器(Router)
9.5.4 網(wǎng)關(Gateway)
9.6 公用數(shù)據(jù)網(wǎng)(PDN)
9.6.1 分組交換網(wǎng)(X.25)
9.6.2 數(shù)字數(shù)據(jù)網(wǎng)(DDN)
9.6.3 幀中繼(FR)
9.6.4 綜合業(yè)務數(shù)據(jù)網(wǎng)(ISDN)
9.7 小結與測試
9.7.1 小結
9.7.2 測試
第10章 UUCP同結系統(tǒng)
10.1 UUCP系統(tǒng)簡介
10.2 UUCP文件
10.2.1 設備文件/usr/lib/uucp/Devices
10.2.2 系統(tǒng)文件/usr/lib/up/Syste
10.3 配置 UUCP文件
10.4 UUCP命令
10.5 小結與測試
10.5.1 小結
10.5.2 測試
第11章 TCP/1P網(wǎng)絡協(xié)議概述
11.1 TCP/IP協(xié)議特點
11.2 TCP/IP的體系結構
11.3 TCP/IP各層的功能
11.3.1 網(wǎng)絡層
11.3.2 傳輸層
11.3.3 應用展
11.4 網(wǎng)絡地址
11.4.1 物理地址和IP地址
11.4.2 IP地址分類
11.4.3 網(wǎng)絡掩碼(Netmask)
11.4.4 廣播地址(Broadcast Address)
11.5 小結與測試
11.5.1 小結
11.5.2 測試
第12章 TCP/W團結的安裝和配置
12.1 網(wǎng)絡接口卡的安裝
12.2 TCP/IP for SCO UNIX軟件的安裝
12.2.1 安裝TCP/IP軟件
12.2.2 安裝網(wǎng)絡接口卡驅動程序
12.3 配置局域以大網(wǎng)接口
12.4 配置廣域網(wǎng)絡連接
12.4.1 配置PPP連接接口包含的內容
12.4.2 PPP接口類型
12.4.3 配置PPP協(xié)議
12.5 小結與測試
12.5.1 小結
12.5.2 測試
第13章 TCP/IP網(wǎng)絡的管理和維護
13.1 配置 TCP/IP文件
13.1.1 配置/etc/hosts文件
13.1.2 /etc/nenvorks文件
13.1.3 /etc/protocols文件
13.1.4 配置/etc/services文件
13.1.5 /etc/metd.conf文件
13.2 TCP/IP系統(tǒng)的ping命令
13.3 配置偽終端
13.4 TCP/IP的啟動和關閉
11.4.1 /etc/tcp文件
13.4.2 Tcp核心功能
13.4.3 /etc/tcp功能
13.5 小結與測試
13.5.1 小結
13.5.2 測試
第14章 TCP/IP網(wǎng)絡性能調優(yōu)
14.1 netstat命令
14.1.1 Inetstat命令格式
14.1.2顯示活動和連接
14.1.3 顯示接口信息
14.1.4 顯示路由表
14.1.5 顯示協(xié)議統(tǒng)計信息
14.1.6 顯示網(wǎng)絡的 STREAMS緩沖區(qū)分配信息
14.2 ifconfig命令
14.2.1 ifconfig命令格式
14.2.2 顯示所有已經(jīng)配置的接口信息
14.2.3 給一個網(wǎng)絡接口卡配置多個網(wǎng)絡地址
14.2.4 關閉或激活一個網(wǎng)絡接口
14.3 arP命令
14.3.1 arp命令格式
14.3.2 使用 arp命令
14.3.3 錯誤診斷
14.4 TCP/IP網(wǎng)絡性能分析
14.4.1 數(shù)據(jù)錯誤
14.4.2 網(wǎng)絡負載
14.4.3 使用性能分析工具
14.5 網(wǎng)絡簡單故障查詢
14.6 小結與測試
14.6.1 小結
14.6.2 測試
第15章 TCP/IP團結的主力應用軟件
15.1 向遠地主機注冊登錄
15.1.1 rlogin命令
15.1.2 telnet命令
15.1.3 兩個遠程注冊命令的比較
15.2 網(wǎng)絡上文件的傳輸
15.2.1 FTP命令格式
15.2.2 常用命令解釋
15.2.3 綜合應用實例
15.2.4 tftp命令
15.2.5 tftP的子命令解釋
15.2.6 tftp的安全問題
15.3 小結與測試
15.3.1 小結
15.3.2 測試
附錄1 /etc/bosts文件內容
附錄2 /etc/services文件內容
附錄3 /etc/inetd. conf文件內容
附錄4 問答題參考答案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