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友蘭先生以哲學著述為其終身事業(yè),而又不是像康德那樣一生局處書齋。他對于中國的歷史與現狀有著深刻的了解。也曾親身感受大時代的呼吸,親身投入大時代的風云聚會當中。無論是回憶清末帝制時期的生活,還是在西南聯(lián)合大學的生涯,都浸透著深刻的思考。盡管是在一種恬淡的文風下從事寫作,卻把當時的社會風貌、士林風采勾畫得如在目前。比如回憶蔡元培的“圣賢氣象”、聞一多的即興詼諧、聯(lián)大學生的激昂慷慨,純用白描手段,讓人感受到歷史的凝重。馮友蘭的這部30萬字的回憶錄是他的全集《三松堂全集》的自序。這可以說是比較別開生面的做法。而一部書的序言到了這樣長,也可以說是一種記錄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