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最大的特色是川流交錯,吳越文化的發(fā)展。也一直離不開水:七千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便憑借充沛的水源栽種水稻,同時,為了防潮和通風,中國最早的木構房子:干欄式建筑,亦在當時出現。在江南的文化歷程中,碧波蕩漾的江南水,一直為江南灌注文化活力,由古到今,從未止息。把中國劃分成南北兩半的長江,魏晉以來,便保護著江南,使江南成為歷代中原人士的避難所,這加快了江南的經濟文化發(fā)展,使其一躍成為中國的經濟文化重心。江南秀潤清麗的自然環(huán)境,產生了清秀細膩、富于詩意的江南文人風尚,明清時,這種風尚無論在文學、書畫和工藝美術上,都成為江南,甚至全中國的主流。此外,東鄰大海的江南,更是唐、宋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遠銷西亞的瓷器和日本的飲茶風俗,都由這里輸出國外。到了近代,江南仍是中西文化互相沖擊、交流的前哨。在江南的文化歷程中,碧波蕩漾的江南水,一直為江南灌注文化活力,由古到今,從未止息。研究地域文化,需要顯示該地域的大致位匯、文化遺跡的分布情形以及文化傳承的演變軌跡等,為此,本書的編撰者設置了相關的示意圖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