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書自1993年第1版問世以來已經4次印刷,深受廣大讀者喜愛。為了滿足廣大讀者需要,在第1版基礎上作了一些修改,增加了一些新內容。該書為我國出版的第一部口腔科學綜合性高級參考書,側重于臨床的實用性,同時亦反映了目前國內外口腔科學的新理論、新概念、新知識、新方法和新技藝。該書分上、下兩篇及附錄、索引。上篇包括1~26章,為疾病篇,共收集了上百種口腔科疾病,將傳統(tǒng)口腔專業(yè)中的口腔內科、口腔頜面外科、口腔修復科、口腔正畸科及有關專業(yè)基礎學科相互關聯的診治內容統(tǒng)一在一類疾病中著述,使原來各分科的內容有機而完整地結合在一起,便于讀者查閱。下篇包括27~42章,為技術篇,介紹了多種實用操作技術、檢查技術、雕塑技術、工藝技術及美學藝術等。 本書前言特色及評論文章節(jié)選釉質覆蓋于牙冠表面,是人體中最堅硬的鈣化組織,釉質在牙尖及切緣處最厚,近牙頸部較薄,其顏色與釉質的鈣化程度有關,鈣化程度越高,釉質越透明,能透出牙本質的淺黃色,若釉質礦化不全或輕度脫礦時則釉質呈現白色不透明。釉質中無機物約占總量的96%,有機物和水不到4%,無機物主要為碳酸鈣、磷酸鎂、氟化鈣,此外還有鈉、鉀等10多種元素,釉質表面鈣化度最高,含氟、鉛等較深部高5~10倍。無機物存在的主要方式為羥磷灰石結晶。釉質中的有機物主要是蛋白質。釉質雖然鈣化度較高,但仍有滲透性,其滲透性隨年齡增長而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