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規(guī)民法生存權論

生存權論

生存權論

定 價:¥25.00

作 者: (日)大須賀明著;林浩譯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叢編項: 早稻田大學·日本法學叢書
標 簽: 社會法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03631610 出版時間: 2001-03-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0cm 頁數(shù): 313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首先對生存權等社會權的性質作了歷史考察,并分析了現(xiàn)代市民國家在社會權的保障上是如何進行的。然后,筆者以通過這種分析所得到的歷史性認識為基礎,構筑起與此相對應的關于生存權的規(guī)范理論。在此,筆者否定了生存權的“綱領性規(guī)定論”,而徹底在將生存權作為法的具體性權利而加以追求。進而,筆者再以這些論證為基軸,來闡釋一系列生存權側面上的社會權的法性質與權利內容。諸如在生存權的歷史發(fā)展中,從單純的經濟性內涵,到社會性內涵,再到文化性內涵,其對象極大地擴展開來了之類。通過這樣的對生存權的變遷的考察,釋明了它與此相應的基本權的權利內容。而且,筆者并非停步于對這種權利的實體論之上,還就該權利遭受侵害之時獲得救濟的訴訟手續(xù)進行了探討,也就是說配合該權利的手續(xù)論而展開論證的??偠灾?,本書試圖將對生存權的歷史性認識、評價與邏輯性認識、評價,統(tǒng)一于一體之中來加以把握,這種嘗試雖僅屬些微之舉,但筆者對此之追求卻可以說是確實無疑的。本書是以原刊載于《早稻田法學》、《公法研究》、《法律時報》、《法學講座》以及《法學教室》等刊物的諸論文為基礎編就而成的。對所有的論文均重新入手,該修正者則修正,該新添內容者則新添內容,甚至有與原論述相比面目已非而成了新論文者。此外,尚插入了部分實屬新近寫就的內容,為的是盡可能努力使其成一體系化,而并非既刊各論文的單純匯錄。為此之故,亦在此提請讀者注意,筆者今后關于生存權等社會權的研究,將會以本書為基礎而再行展開。

作者簡介

  大須賀明,法法博士。1934年生于日本神奈川縣橫濱市。1958年畢業(yè)于早稻田大學法學部,隨后進入該校研究生院法學研究科修完碩士與博士課程,并在美國哈佛大學留學和錄像片客座研究員。歷經早稻田大學助教、講師、副教授之后,升任教授至今。曾任該校比較法研究所所長、日本司法考試委員、日本全國憲法研究會會長等職。現(xiàn)尚為國際憲法協(xié)會理事、中國西北大學法律系名譽教授。主要著作:《憲法與沖繩》、《憲法論》、《生存權》、《基本人權》、《現(xiàn)代法講義·憲法》、《憲法判例之研究》、《生存權論》、《日本國憲法資料集》、《如保學習憲法》、《爭論要點筆記·憲法》、《福利國家與憲法》、《新判例條解·日本國憲法》、《憲法的國會議論》、《福利國家的憲法理論》、《現(xiàn)代法講義·憲法》。

圖書目錄

第一編 生存權總論
第一章 生存權保障的歷史性展開
一、生存權保障的歷史性展開
二、社會權的歷史性質和功能
三、社會權的法律保障和現(xiàn)代市民國家
四、生存權的理論特征
五、社會主義國家憲法中的生存權保障
六、日本生存權保障的歷史展開
七、附論:自由權的社會權側面的性質
第二章 生存權與平等原則
一、導言
二、自由與形式上的平等
三、社會權保障與平等原則的變化
四、實質性平等與憲法第14條
五、憲法第14條第1款與社會福利立法
六、生存權與社會福利立法
七、差別性待遇的合理性的違憲審查
八、違憲審查的效果與方法
第三章 行政國家的福利國家觀點
一、導言
二、行政國家的概念
三、行政國家的評價
四、對現(xiàn)代行政國家的對策
五、結語
第二篇 生存權的法的性質與內容
第四章 作為具體性權利的生存權
……
第五章 生存權的司法保障
第六章 對生存權理論的批判性分析
第三篇 生存權性質側面的基本權
第七節(jié) 生存權性制裁側面的基本權
第八節(jié) 教育條件的配備與教育內容
第九節(jié) 教科書無償論與教育內容
第十節(jié) 生存權與公害
第十一章 生存權與環(huán)境權
第十二章 生存權視角中的勞動權
第四篇 審判中的生存權論
第十三章 “綱領性規(guī)定論”的判例化
第十四章 生存權論的進展與倒退
第十五章 從判例中看到的生存權與憲法第14條
第十六章 生存權的“綱領性規(guī)定論”與“立法裁量論”
第十七章“消極綱領性規(guī)定性”的回歸
附錄 生存權:法的具體性權利
譯者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