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世界體系理論的主要代表人:華勒斯坦的《自由主義之后》、《反體系運動》《有托之鄉(xiāng):21世紀之歷史抉擇》3本書之綜合,集中體現了這位著名的世界體系理論學家的觀點。書中認為,柏林墻倒塌,蘇聯解體并不意味著自由主義這一意識形態(tài)取得了勝利;恰恰相反,自由主義甚至是更加衰微了,1989年是其終結。世界進入了"自由主義之后"的時代。在自由主義之后的幾十年里,世界體系將進入一個"黑暗時期"。通過對現代世界體系分化過程的考察,作者分析了未來可能出現的變化,提出了我們面臨的歷史選擇,設想了在更合理、公平的社會基礎上重建世界體系的道路。書中以分析資本主義產生以來的反抗運動為基礎,闡明了反體系運動的歷史成就和局限。書中還對1789~1989年期間和20世紀90年代全球種種引人注目的政治思潮和社會現象進行了詳盡的、引人深思的分析,并對21世紀人類社會的發(fā)展作出了展望。全書內容極為豐富,見解令人信服,分析簡明扼要。本書特別適合哲學、世界歷史、國際政治、國際關系、社會學專業(yè)的研究者、愛好者閱讀。片斷:我至今一直在使人們充分注意統治勢力為了對付“危險階級”不斷提出的要求而打造出的意識形態(tài)盾牌。我曾說過,這一盾牌就是自由主義意識形態(tài),并直接或隱蔽地通過一種變得不那么激進了的社會主義(或是進步主義)起作用,以價值有限的些許利益偷換了反對現行世界體系之主張的實質。我也曾說過:1968年世界革命大大損壞了這一意識形態(tài)盾牌,最終導致了1989年形形色色的共產主義之消亡。然而,這一意識形態(tài)盾牌在成功地運作了150年后怎么就不靈了呢?被壓迫者不經深思熟慮、僅對意識形態(tài)主張的虛假性作一淺顯考察,是難以對這一問題作出回答的。從一開始就意識到了自由主義的虛假性,19、20世紀里還時不時對之進行過嚴厲的批判。然而,社會主義運動雖然對自由主義作了嚴厲的批判,但行動起來又是一套。在大多數情況下,說的和做的正好相反!原因不難查明。這些運動都大言不慚地聲稱代表全人類說話,但其社會基礎實際上只是世界人口中的一小部分人——約于1750~1950年期間形成的世界經濟體系中“現代”群體中不那么富裕的一部分人。這部分人包括熟練和半熟練的城市工人階級、全世界知識分子和農村地區(qū)(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特性最顯而易見的地方)最有才干、最有學識的人們。這些人加起來可不在少數,但終究不占世界人口的大多數。老左派是個世界性的運動,受到了少數人的支持;這少數人是強有力的、受壓迫的、但在世界人日中僅占少數。這一人數方面的實際情況限制了這一運動的政治抉擇。在這種情況下,運動只能做一件事:即促使合理的自由主義改良主義綱領盡快實現,而且干得會挺成功。這給領袖人物帶來的好處顯然不多,但是實實在在的。然而,誠如參加1968年革命的人們所宣告的,許多人享受不到平等待遇了。老左派說的是一種普救主義的語言,而執(zhí)行的卻是一種排他主義的政策。虛假的普救主義這塊意識形態(tài)遮羞布于1968年和1989年被扯掉的原因,是社會現實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一直按其持續(xù)的資本積累這一邏輯行事,堅持不懈,以求實現自己的理想——改變一切。我們可以發(fā)現這反映在許多全新的社會現實中:生產機械化的推廣、商品交換和信息交流空間限制的消除、世界性的非農村化、生態(tài)系統幾近破壞殆盡、工作程序貨幣化程度的大提高、消費主義(亦即高消費)。這一發(fā)展狀況都是眾所周知的,成了全世界一直在研討的問題。然而,請從持續(xù)的資本積累這一角度來考慮一下,這一發(fā)展狀況意味著什么吧。首先,最重要的一點是:這一發(fā)展狀況意味著資本積累率將受到極大限制。而其原因主要是社會政治上的。有三大主要原因。第一個原因分析家們早就發(fā)現了,但真正認清還只是最近的事。世界性的城市化和教育及通訊的發(fā)達,使全世界都在政治上覺悟到:政治動員容易了;遮掩社會經濟差異和政府維護這種差異的作用困難了。非法政權合法性的喪失又進一步提高了這一政治覺悟。簡言之,有比以前更多的人要求報酬均等、不愿再容忍資本積累的一種狀況——勞工報酬低這一狀況的存在了。這表現在全世界“具有重大意義的”工資水平的大幅上升方面,同時也表現在強烈、并越來越強烈地要求政府調整基本福利(特別是醫(yī)療和教育)的再分配。確保穩(wěn)定收入方面。第二個原因是:政府提供補助建設基礎設施,同時允許企業(yè)向外轉嫁成本,從而大大增加了自己的負擔。允許企業(yè)向外轉嫁成本一事,就是新聞記者們說的生態(tài)危機、增加醫(yī)療保健成本的危機、大科學所需高成本的危機,等等。政府難以同時繼續(xù)向私人企業(yè)增加補助、又給公民增加福利費用。私人企業(yè)和公民雙方必須有一方大大降低自己的需求。對具有較高警覺的公民來說,這場難以避免的階級斗爭可能是極其殘酷的。第三個原因是:政治覺悟現在已是世界性的了。全球層面和國家層面上的差異都表現在人種間、種族間、宗教間的分配上。因此,政治覺悟和國家財政危機兩者相結合所產生的后果,將會是在全球層面和國家層面上進行的一場大規(guī)模的、以內戰(zhàn)形式出現的斗爭?,F行世界體系所受到的這種種壓力,首先要危及的就是國家機構存在的合理性,從而危及到國家機構維持秩序的能力。國家機構喪失這種能力后,必將要付出經濟代價和安全代價,又必將加重壓力,進而將更加危及國家機構存在的合理性。這不是將來的事;這就是現在的事。我們注意到:不安全感大大增強了——擔心犯罪活動,擔心隨意的暴行,擔心法院系統不能保證公平合理,擔心警察施暴;在過去的10~15年期間,這種不安全感增強了許多倍。我并不是在說,這些現象是新近才有的,也不是說比以前要嚴重得多。然而,大多數人認為這些現象是新近才有的,比以前要嚴重,而且要嚴重得多。這一認識的嚴重后果就是國家機構權威的喪失。這種逐步升級、自我強化的無序狀態(tài)不能一直保持下去,但可以保持25~50年。無序狀態(tài)就是現行世界體系的一種混沌態(tài)勢;之所以會形成這一態(tài)勢,是由于現行世界體系的安全閥已經失靈;換一種說法,是由于現行世界體系本身的種種矛盾大為激化,以至于用以恢復該體系正常功能的機制無一還能有效地運轉。走出混沌態(tài)勢,新秩序展現眼前。這就要我們來談談最后一個問題了:我們所面臨的抉擇——現在馬上就要作出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