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考古事業(yè)的發(fā)展和歷史研究的深入,許多古生物化石、古人類化石和歷史文物的出土,一個個赫然醒目的大標題:恐龍之鄉(xiāng)、人類的發(fā)祥地、世界銅鼓中心、民族文化的搖籃,給楚雄彝族自治州披上了神秘古老的面紗,使她名響中外,譽滿五洲;引得千里墨客,萬里學者,紛至沓來,尋真探秘;使彝州的歷史研究和文物考古,驟然升溫。但長期以來卻沒有一本從考古發(fā)掘的角度來全面揭示這神秘古老文化面紗的專著問世。為了擴大彝州的知名度,深化彝州的改革開放,加速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劉堯漢教授獨具慧眼,將楚雄州多年來考古與文物的成果納入其《彝族文化研究叢書》出版計劃,這確是一件大好事。本書將建國以來凡是有關彝州的考古與文物的資料盡量收錄,凡1998年以前發(fā)表的考古報告和論著,不管是公開的還是內部刊物,只要材料翔實,觀點新穎,都盡行引用。在編排上,作者按時代順序,從舊石器的“元謀人”到元明清時期都作了詳細介紹和論述,對古生物化石也作了適當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