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濟管理經濟各行業(yè)經濟西雙版納份地制與西周井田制比較研究

西雙版納份地制與西周井田制比較研究

西雙版納份地制與西周井田制比較研究

定 價:¥35.00

作 者: 馬曜,繆鸞和著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普及讀物

ISBN: 9787222005068 出版時間: 2001-01-01 包裝: 精裝
開本: 21cm 頁數(shù): 428頁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西雙版納份地制與西周井田制比較研究》對于傣族社會的奴隸制問題和對馬克思的亞細亞所有制理論的闡述方面,也為進一步推展民族學和古代史學的有關理論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考。理論研究需要不斷有新的觀點,新的思考,新的探索,新的發(fā)現(xiàn)?!侗容^研究》的特點和優(yōu)點之一,就在于它通過長期深入民族地區(qū)進行調查研究,在取得大量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進行整理分析,從而為科學研究提供了一個典型民族的相當完整、系統(tǒng)、豐富的民族學資料。它不同于以往某些游記式的,乃至是獵奇式的民族資料的搜集。也不同于那種摭拾一些零散的、片斷的、孤立的民族學資料,用來作類比論證式的研究??梢哉f正是這些活生生的、扎實豐富的民族學資料,為《比較研究》奠立了堅實的基礎?!侗容^研究》不僅調查研究了傣族社會現(xiàn)有的政治經濟結構及文化、宗教、意識形態(tài)等上層建筑各個方面,而且對民族的族源及其在各個歷史時期的社會發(fā)展,作了縱向的歷史的考察,并把對該民族的歷史考察,置于祖國民族大家庭的總體歷史發(fā)展過程中進行,使民族史的研究,與祖國整體社會歷史的發(fā)展,緊密聯(lián)系起來,把平面的、橫向的研究,與歷史的、縱向的比較研究結合起來。并通過對農村公社這一古老社會共同體在現(xiàn)實社會中活生生的遺存的研究,一步步一揭開了建筑在這種社會共同體基礎之上的封建領主制社會的全部奧秘。這不僅在史實上豐富了我國乃至世界史上對農村公社這一古老社會共同體的認識,而且在理論上豐富和深化了人們對馬克思關于東方公社理論的認識。因此可以認為,《比較研究》一書對農村公社的研究,是它在學術上作出的最有意義的貢獻。

作者簡介

暫缺《西雙版納份地制與西周井田制比較研究》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再版序
第一章 云南傣族史略
第一節(jié) 傣族族稱、族源和支系
第二節(jié) 漢晉時期的云南傣族
第三節(jié) 唐宋時期的云南傣族
第四節(jié) 元明清時期的云南傣族
第五節(jié) 民國時期的云南傣族
第六節(jié) 元代至1949年傣族地區(qū)土官土司制度沿革
第七節(jié) 傣族人民的反封建斗爭
第二章 民主改革前西雙版納傣族土地制度和政治組織
第一節(jié) 建立在農村公社基礎上的封建領土制經濟
第二節(jié) 由農村公社成長起來的封建領主制政治組織
第三節(jié) 民主改革前封建領土統(tǒng)治及經濟變化情況
第四節(jié) 民主改革前西雙版納的農業(yè)、手工業(yè)和商業(yè)簡況
第三章 從西雙版納看四周
第一節(jié) “土地王有”
第二節(jié) 村社制度
第三節(jié) 地租形態(tài)
第四節(jié) 西雙版納和西周的直接生產者
第五節(jié) 關于傣族社會的奴隸制問題
第六節(jié) 井田制是體現(xiàn)封建生產關系的土地制度
第七節(jié) 通過西雙版納土地改革對封建井田制的再認識
第八節(jié) 余論
第四章 從西雙版納看西周井田制的幾個問題
第一節(jié) 井田是“公田”和“私田”的對立與統(tǒng)一
第二節(jié) 《孟子》與《詩經》中的“公田”和“私”
第三節(jié) 井田之內的“公田”和井田之外稱為“藉田”的“公田”
第四節(jié) 西周的“一田”和西雙版納的“一田”
第五節(jié) 不許買賣的“私田”和可以買賣的私田
第六節(jié) 井田的經界
第七節(jié) 經界與溝洫制度
第八節(jié) 公共水利事業(yè)在家族公社向農村公社過渡中的作用
第九節(jié) 國和野和劃分
第五章 從西雙版納和西周看井田制的三個歷史前提
第一節(jié) 井田制與農村公社
第二節(jié) 井田制與封建領主制
第三節(jié) 井田制與勞役地租
后記
再版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