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的目的是勾畫出教父時代神秘學發(fā)展的輪廓,所涉及的時代一直延續(xù)到公元五世紀晚期亞略巴古提的狄奧尼修斯。正像神學的其他領域一樣,這段時期也是神秘神學的形成期。雖然這并不意味著完全形成——神秘神學相對來說較少會被這樣誤解,但在教父們試圖理解靈魂與上帝之關系所作的開創(chuàng)性努力中,確實呈現出一個讓后來的神學家都會引為前提的思想的基本模式。因此對教父神秘神學的研究既有其自身內在的旨趣,同時對所有基督教神秘主義的研究都是十分重要的。本書還將主要考察和闡釋不同哲學家、神學家及以相關隱修者的思想意旨。本書所涉及的歷史時期是基督教神學發(fā)展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時期。在翻譯過程中,譯者深感神秘神學思想對于整個基督教神學發(fā)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從一定意義說,教義不過是對信仰者這種神秘思想體驗和經歷的一種表達和固定?!吧衩刂髁x”哲學是指那些建立在某種體驗之上的思想和學說。此詞信體驗者所處的文化、有過的經歷而得到不同的指標和解釋,比如“梵”,“佛性”、“基督”、“上帝”、“酒神”、“繆斯”、“自然”、“道”、“天”、“元氣”、“太極”等等。這種不尋常的體驗往往給體驗者以極大的激發(fā)、啟示、信心和靈感,由此而創(chuàng)造出精神上的新東西,成為藝術的、哲學的、社會的,及至科學的新起點。釋迦牟尼、畢達哥拉斯、蘇格拉底、柏拉圖、普羅提洛、基督、奧古斯丁、艾克哈特、老子、莊子、孟子、李白等等創(chuàng)造出各種精神業(yè)績,也吸引了不少研究者們的興趣。他們從哲學、宗教、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角度來研究它,這種研究也得到全世界學術界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