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志”為歷代史志之重要組成部分,自班固《漢書藝文志》開剏此體以來,《隋書》、兩《唐書》、《宋史》、《明史》及《清史稿》咸有藝文志(或稱經籍志)。全史中無藝文志者,自清初黃虞稷、杭藝駿、厲鶚、盧文弨、錢大聽、錢大昭以迄晚近丁國釣、聶崇岐等,已先后撰為補志。其原有諸志著錄疏漏舛訛者,宋王應麟、清章宗源、姚振宗輩亦有所訂補,與全史中藝文志相輔而行。我國歷代學術文化發(fā)展,自此始有脈絡可尋,而一代藏書與著述之盛,亦得涉其崖略。其裨益于學術文化史之研究者至深且鉅。顧《漢志》以下諸志,前人論其得失眾矣。《隋志》出魏征之手,為現(xiàn)存四部目錄之權輿,《四庫全書總目》謂其“編次無法”,“在十志中為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