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
1. 1 如何才能掌握計算機網絡技術
1. 2 什么是計算機網絡
1. 3 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1. 3. 1 按網絡規(guī)模分類
1. 3. 2 按拓撲結構分類
1. 3. 3 其他分類方法
1. 4 網絡循議及友關概念
1. 4. 1 開放系統(tǒng)互聯(lián)模型--OSI
1. 4. 2 TCP/lP協(xié)議
1. 5 局域網協(xié)議
1. 5. 1 以太網(Ethernet)協(xié)議
1. 5. 2 令牌環(huán)網協(xié)議
1. 6 廣域網協(xié)議
1. 6. 1 常見的廣域網協(xié)議
1. 6. 2 線路和網絡產品的選擇
1. 6. 3 PSTN
1. 6. 4 ISDN
1. 6. 5 kDSL
1. 6. 6 Cable
1. 6. 7 T1和 T3
1. 6. 8 X. 25
1. 6. 9 偵中繼
1. 6. 10 ATM
1. 6. 11 我國的主干通信網簡介
1. 6. 12 PPP協(xié)議
1. 6. 13 HDLC協(xié)議
2. 網絡傳輸介質與連接頭
2. 1 雙絞線
2. 1. 1 計算機連網用的雙絞線
2. 1. 2 RJ-45插頭. 插座
2. 1. 3 雙絞線與雙絞線插座(信息點)的接法與使用的工具
2. 1. 4 雙絞線的管理一配線架
2. 1. 5 雙絞線的測試
2. 2 光纖
2. 2. 1 認識光纖
2. 2. 2 光纖連接頭
2. 2. 3 光纖的熔接
2. 2. 4 可接光纖的幾種設備及外型
2. 2. 5 光纖的相關問題
2. 3 同軸電纜
2. 3. 1 同軸電纜的外型. 結構
2. 3. 2 同軸電纜的分類與選用
2. 3. 3 同軸電纜連接網絡步驟
2. 4 VSAT站
3. 網絡設備
3. 1 網卡
3. 1. 1 阿卡的作用
3. 1. 2 阿卡的分類
3. 1. 3 安裝阿卡時所涉及到的重要概念
3. 1. 4 安裝網卡
3. 1. 5 網卡驅動程序的安裝
3. 1. 6 安裝與配置 TCP/IP協(xié)議
3. 1. 7 網卡的測試方法--Ping命令的使用
3. 1. 8 阿卡與網線的接法
3. 2 集線器(HUB)
3. 2. 1 集線器的功能與外型
3. 2. 2 集線器的分類
3. 2. 3 集線器與網絡線纜的接法
3. 2. 4 集線器的級聯(lián)
3. 2. 5 集線器用作中繼器擴大局域網的最大距離
3. 2. 6 集線器的技術指標
3. 3 中繼器與網橋
3. 3. 1 中繼器的作用
3. 3. 2 中繼器的分類與外型
3. 3. 3 網橋
3. 4 交換機
3. 4. 1 交換機的作用. 工作原理與分類
3. 4. 2 交換機與HUB的區(qū)別
3. 4. 3 Catalyst 1900/2900/3500LX介紹
3. 4. 4 第三層交換機
3. 4. 5 交換機的級聯(lián)與堆疊
3. 5 路由器
3. 5. 1 路由器的作用
3. 5. 2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3. 5. 3 Cisco路由器簡介
3. 5. 4 認識Cisco2511的前后面板
3. 5. 5 路由器與內部局域網的連接
3. 5. 6 路由器與外部網的連接
3. 5. 7 路由器與配置計算機的連接
3. 5. 8 Cisco系列路由器IOS軟件常用的配置命令
3. 5. 9 網際操作系統(tǒng)IOS的啟動方法
3. 5. 10 路由器的配置方法
3. 5. 11 路由器配置結果的正確性測試
3. 6 客戶機
3. 7 服務器
3. 7. 1 服務器的作用與分類
3. 7. Z PC型服務器與PC機的主要區(qū)別
3. 8 光端機
3. 8. 1 光端機原理
3. 8. 2 光端機的連接方祛
3. 9 基帶MODE
3. 10 普通MODEM
3. 11 MODE池的實現(xiàn)方法. 軟件及配置
3. 11. 1 硬件RAS服務器法-SuperStack II RAS 1500 MODEM池
3. 11. 2 路由器接多MODE法
3. 12 ISDN設備
3. 12. 1 NT1
3. 12. 2 TA
3. 12. 3 IM設備的軟件安裝與配置方法
3. 13 其他網絡設備簡介
3. 13. 1 ADSL
3. 13. 2 Cable MODE
3. 14 光纖安裝與測量設備
3. 14. 1 光時域反射儀(OTDh)
3. 14. 2 光纖熔接機
3. 14. 3 光纖切割刀
3. 14. 4 光纖研磨機
3. 14. 5 光功率計
4. 幾種典型的網絡實例
4. 1 兩臺計算機互聯(lián)傳輸數據
4. 1. 1 什么時候需要進行兩臺計算機互聯(lián)
4. l. 2 通過串并口電纜互聯(lián)
4. 1. 3 通過MODM和電話線實現(xiàn)兩臺計算機互聯(lián)
4. 1. 4 通過以太網卡及雙絞線互聯(lián)
4. 1. 5 通過HUB互聯(lián)
4. 2 以太局域網的建設
4. 2. l 什么情況下需要組建局域網
4. 2. 2 用雙絞線和HUB建設以太局域同舉例
4. 2. 3 利用交換機建設以太同舉例
4. 2. 4 用同軸電纜組建局域網舉例
4. 3 典型的校園網的建設舉例
4. 3. 1 什么是校園網
4. 3. 2 校園網的功能需求
4. 3. 3 按功能和部門規(guī)劃網絡拓撲結構
4. 3. 4 確定網管中心服務器上存儲信息的類型和硬盤容量
4. 3. 5 信道帶寬的估算與傳輸介質的選用
4. 3. 6 網絡設備的選用, 網絡設備與施工費用的估算
4. 3. 7 IP地址和域名的申請. 子域的確定
4. 3. 8 IP地址的分配
4. 3. 9 二級交換機與工作站之間的雙絞線布線
4. 3. 10 中心交換機與二級交換機之間光纜的布線
4. 3. 11 網管中心各服務器與中心主交換機的連接
4. 3. 12 服務器的配置
4. 3. 13 服務器與中心交換機連接正確性測試
4. 3. 14 服務器提供服務的正確性測試
4. 3. 15 中心交換機與邊界路由器的連接
4. 3. 16 路由器的配置與測試
4. 3. 17 路由器與外部網的連接
4. 3. 18 路由器與上級路由器連通性測試
4. 4 Intrant網的建設舉例
4. 5 城域網建設舉例
4. 6 廣域網舉例
4. 6. l 中國教育科研網(CERNET)
4. 6. 2 中國科技網
4. 6. 3 中國金橋網
4. 7 網站建設的其他問題
4. 7. 1 網吧建設的實例
4. 7. 2 通過MODEM接lSP的實例
4. 7. 3 如何用201電話上網
4. 7. 4 ISP服務商網絡實例
5. Windows NT的安裝與服務器的配置
5. 1 對安裝 Windows NT計算機的硬件及軟件要求
5. 2 安裝 Windows NT時所涉及到的幾個概念
5. 3 Windows NT安裝步驟
5. 4 Windows NT4. 0相對于Windows 98主要新功能
5. 5 IIS 4. 0的安裝
5. 6 Web服務器及設置
5. 7 FTP服務器及配置
5. 8 DNS服務器及配置
5. 9 E-mail服務器及配置
5. 10 打印機服務器及配置
5. 11 一臺服務器充當多種服務(DNS. E-mail. WWW. FTP)
5. 12 聊天室的安裝與配置
5. 13 BBS站點建立
5. 14 視頻點播VOD服務器及客戶端程序的安裝與配置
5. 15 如何制作鏡像網站
5. 16 如何將一臺遠程的計算機連接到局域網(RAS服務)
5. 17 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
5. 18 如何更改NT管理員的口令
6. 網站建設
6. 1 在 Windows NT和 IIS上配置Web服務器
6. 2 在 Windows 2000上配置 Web服務器
6. 3 在Windows 98上用 PWS配置Web服務器
6. 4 用FrontPage 2000建立網站初步
7. 網管中心的管理
7. 1 子網的規(guī)化與管理
7. 1. 1 為什么要設置子網
7. 1. 2 如何劃分子網
7. 1. 3 子網對共享信息的影響
7. 1. 4 子網的管理與配置
7. 2 Cisco Works 2000網管軟件的使用
7. 3 其他網管軟件簡介
7. 4 數據備份
7. 4. 1 硬盤陣列冗余法
7. 4. 2 冗余(鏡像)服務器法
7. 4. 3 磁帶機法
7. 5 幾個注意的問題
7. 5. 1 機房的設計要求
7. 5. 2 布線系統(tǒng)管理
7. 5. 3 布線系統(tǒng)設計原則
7. 5. 4 網絡方案設計原則
7. 5. 5 使用Ping命令調試和判斷網絡故障
附錄
附錄1 某校園網網絡設備及軟件報價清單(1999年)
附錄2 網絡常用名詞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