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是時間淘洗后留存的精品,它們是人性的畫像,是人性的注解。經典的意義在于常讀常新,無論時光如何流轉,它們依然是讀書人書架上不變的風景。梁實秋(1903-1987)原名梁治華,字實秋,北京人,原籍浙江杭縣。他早期寫詩和雜文,也做評論。1923年留學美國,1926年回國后任大學教授、報刊主編等。1949年6月遷居臺灣。著評甚豐,主要有文學評論集《浪漫的與古典的》、《偏見集》、《秋室雜文》等,并翻譯《莎士比亞全集》等。梁實秋的散文小品廣涉人生世態(tài),內涵十分豐富。如有回憶往事、記述個人經歷和生活環(huán)境的,包括對兒時的家庭生活、讀書生涯和懷念和對故都北平的印象,這類散文生動地描寫了民國之初的社會面貌、文化習俗,處處洋溢著感人的家國之思。他的散文還記下了在重慶抗戰(zhàn)的文化活動和當時的生活情景;除此之外,他還寫有赴臺前后的遭際、見聞、感想與游歷;還有對師友故知的憶念及對二三十年代文藝筆戰(zhàn)的述懷。本文集精心輯錄了其部分優(yōu)秀作品,以饗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