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讀篇
1溫故而知新——隔時讀書法
隔段時間就要反復地去溫習已讀過的書,達到“溫故而知新”。
2標記精讀,讀到精英處——標記讀書法
在閱讀過程中勾畫重點、勾畫佳句、標記疑問,以了解作者寫作目的。
3廣博精深,學有專攻——三角式積累讀書法
“接觸所有的知識”以“精通一門來認識世界”。
4不動筆墨不讀書——“檔案”讀書法
“口讀十遍,不如手過一遍”。讀書“檔案”,是讀者在讀書過程中積累資料的結果,它實際上是一個容量相當可觀的“外腦”和知識倉庫。
5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筆記讀書法
最淺的墨水也能勝過最好的記憶。
6連貫與取舍的統(tǒng)一——程序讀書法
挑選適合自己的書要有竅門,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步驟,要系統(tǒng)、完整、循序漸進。
7邊抄邊讀,加強記憶——抄讀讀書法
抄讀可以使人的精力集中,幫助理解,增強記憶。
8隨時記下閃過腦子的獨到之見——儲蓄讀書法
自學的本領是用之不竭的能,儲能就要這樣的能。
9半部《論語》治天下——基本書讀書法
想得到學問和知識,也必須在“根”上下功夫,而所謂“基本書”,就起著做學問的根基的作用。
10像蜜蜂那樣辛勤地吮取積累——摘錄讀書法
賢明的古人在他們所著的書中遺留下來許多寶貴遺產,如果從古人的書中發(fā)現(xiàn)好的東西,并摘錄下來,將使我們受益匪淺。
11平面書,立體讀——立體讀書法
讀書時不單從一方面去讀,而從多角度、多方面去讀。既看正面,也看反面。
12反復提煉,濃縮精華——濃縮讀書法
對閱讀材料加以濃縮,處理好有用信息和無用信息、重點信息和非重點信息的關系問題。
13愛吾師尤愛真理——思考讀書法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弊x書與思考是學習過程中密不可分的兩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14盡信書則不如無書——質疑讀書法
讀書過程中,通過思考發(fā)現(xiàn)疑點,進而通過探索、分析、研究、解決這些疑點。
15閱讀理解,消化吸收——同化讀書法
閱讀過程中,對書中的思想內容仔細理解,反復琢磨,慢慢消化、吸收變成自己的思想觀點。
16好書不厭百回讀——循環(huán)讀書法
一本好書只要不厭其煩、來回地讀,就能讀出書中最深奧最深刻的道理來。
17前后貫穿,出入自如——出入讀書法
其實是古人一向主張的所謂“熟讀精思”,“讀書要有問”,是指通過讀書深究其義,發(fā)現(xiàn)問題,找出矛盾,做到“沉浸于中而超拔于外。”
18沙里淘金,掌握精髓——去粗取精讀書法
“沙里淘金”,把有用的“金子”留起來,將那些無用的“沙子”統(tǒng)統(tǒng)扔掉。
19十目一行,只求精深——精讀讀書法
精讀,也稱為“詳讀”,“細讀”,“十目一行”式的閱讀。
20以求吃盡書中味——三遍讀書法
第一遍通讀;第二遍邊讀邊對作品進行分析解剖;第三遍又是系統(tǒng)通讀,是獲得寫作技巧的完整印象。
21由易到難,逐步推進——層級讀書法
初級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綜合閱讀。
22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背誦讀書法
好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泛讀篇
1讓眼球與大腦同步前進——“板塊”讀書法
把一個詞組、一個句子、一段文字、一頁文字,甚至一個章節(jié)視為一個小整體——“板塊”,在閱讀時,把這個小整體“板塊”作為視讀單位,有意識地略過不必要閱讀的部分。
2善于捕捉,把握實質——通觀大略讀書法
提綱挈領的領會精神實質和要點。
3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博覽讀書法
博覽群書是古今中外學者的一個共同特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