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中回憶錄》是夏多布里昂費40年之功不斷增刪、不斷磨礪的精心之作,也是他不斷征求意見、不斷進行修改、寄托了全部傳世的希望的名山之作。雷卡米夫人在森林修道院小住的時候,她的客廳里每天晚上聚集了十余位具有足夠的影響力和判斷力的各界頂尖人物,他們是來聆聽夏多布里昂剛剛完成的回憶錄片段的。夏多布里昂坐在一旁,他不敢自己讀,害怕過于激動,他只是微笑著傾聽別人的贊揚或批評。消息不勝而走,贊美之辭也頻頻見諸報端。雖然他已決定死后50年出版,卻也很快就有了買主。這也許是一種售稿策略,但也的確是使其文字趨于完美的一種方式。夏多布里昂在寫作方面從來就是從善如流的,他不在這里表現他的傲慢。他終于把他的回憶錄筑成了一座絕美的墳墓,實踐了他對人的勸告:“你們喜歡光榮嗎,那就細心經營你們的墳墓吧?!毕亩嗖祭锇涸洶选赌怪谢貞涗洝贩Q作“我生活的時代之史詩”?!赌怪谢貞涗洝凡坏哂惺吩姷囊?guī)模,而且具有史詩的氣魄,更具有史詩的神髓。夏多布里昂不是在講他個人的故事,他的痛苦,他的歡樂,他的憂郁,他的激情,他的沉思冥想,都是在法國、歐洲、甚至世界的宏闊的歷史背景上展示的,具有一種遼遠深沉的時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