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生活時尚育兒/成長家庭教育孩子的世界

孩子的世界

孩子的世界

定 價:¥22.00

作 者: (俄)里哈諾夫,(日)池田大作著;李力,卞立強譯
出版社: 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
叢編項: 池田大作人生系列叢書
標 簽: 青少年教育 家庭教育

ISBN: 9787505941175 出版時間: 2002-01-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1cm 頁數(shù): 226頁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孩子的世界》緊緊圍繞著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這一話題從社會、人生、宗教、學校、家庭等多方面進行了深入淺出、富含哲理的對談,濃縮了兩位教育家的人生精華,并薈萃了東西方的兒童教育理念,這對中國當代的兒童教育大有裨益。該書為日本著名教育家、作家、佛教領導人池田大作先生與俄羅斯著名教育家、作家里哈諾夫先生就兒童教育問題所進行的對談錄。

作者簡介

  池田大作1928年1月2日出生于東京都。富士短期大學畢業(yè)。創(chuàng)價學會名譽會長,國際創(chuàng)價學會(SGI)會長。創(chuàng)立創(chuàng)價大學、創(chuàng)價學園、民主音樂協(xié)會、東京富士美術館、東洋哲學研究所等。獲聯(lián)合國和平獎、巴西南十字國家勛章、肯尼亞口頭文學獎等榮譽表彰及世界桂冠詩人的稱號。并獲得莫斯科大學、格拉斯哥大學、北京大學、香港大學、丹佛大學等大學、學術機構的名譽博士、名譽教授等稱號共一百二十多個。著作有小說《人性革命》(全十二卷)、與湯因比博士的對談集《展望21世紀》、與雷內(nèi)·烏依古的對談集《黑夜盼望黎明》等。阿利貝爾特·A.里哈諾夫1935年9月13日出生于俄羅斯共和國基洛夫市。烏拉爾大學新聞系畢業(yè)后,曾從事編輯工作。1961年發(fā)表作品《好似有了太陽》,開始創(chuàng)作活動。以后發(fā)表了大量以戰(zhàn)爭的罪惡、戰(zhàn)爭帶來的悲慘與痛苦為主題的作品,在青少年中獲得眾多的讀者。歷任《變遷》雜志主編及蘇聯(lián)兒童及青少年文學藝術教育協(xié)會會長等,現(xiàn)為國際兒童基金協(xié)會總裁。作品有自傳體三部曲《陡坡》、《音樂》、《木頭的馬》以及《九月的星》、《溫暖的雨》、《我的將軍》、《年輕人的告白》、《日蝕》等。卞立強日本文學研究、翻譯家。1932年出生于安徽省無為縣。1955年北京大學東方文學系日語專業(yè)畢業(yè)。前北京大學教授,曾任北京大學日語教研室主任、亞非研究所副所長、日本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等職。現(xiàn)任日本創(chuàng)價大學客座教授、京都外國語大學名譽教授以及上海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兼職教授,并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日本文學研究會顧問、北京大學亞非研究所和日本研究中心顧問等。已翻譯出版日本作家島崎藤村、小林多喜二、陳舜臣等人的文學作品,以及日本哲學家梅原猛、宗教活動家與思想家池田大作、早稻田大學教授依田熹家、安藤彥太郎等人的學術著作共60余部。李力1977年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日語專業(yè)畢業(yè)。與人合譯梅原猛的《森林思想》、《日本人的靈魂》、《勸學篇》,以及池田大作的《宇宙與佛法》等。編著有《HSK單詞集》(3冊)和《HSK漢語水平考試模擬問題集》(3冊)。

圖書目錄

總序
日文版前言
中文版前言
中文版前言
第一章 幼年時代就是人生,并不是人生的前奏
遠離“童話世界”的現(xiàn)代社會
真正的宗教要與文化運動相結合
蘇聯(lián)解體與甘地的預言
不斷地探索“智慧的整體性”
大人的責任是提高“人格價值”
重視關聯(lián)性的“緣起”思想
好的“關聯(lián)性”培育孩子
保持“童心”的重要性
成為孩子就是成為巨人
第二章 把世代相傳的“人生真理”的故事說給孩子們聽
兒童時代會通過藝術而復蘇
“奶奶講的故事”是人類普遍性的智慧
輕視兒童時代就是輕視寶物
幼年時期的信賴關系是怎樣形成的
通過聲音傳達事物的真實
孩子需要大人精神上的支持
祖孫的關系為什么緊密
希望全世界所有的孩子都幸福
第三章 為人們不懈地“祈禱”,讓教育和文化開出花朵
孩子是有著“沒有歧視心”的國際人
日本的傳統(tǒng)對孩子們的影響
孩子們的眼神里有著無限的希望
喪失教育的理想,社會將是黑暗的
重視孩子成長的“送出孩子”的傳統(tǒng)
教育的混亂是社會混沌的寫照
在人的教育基礎上恢復“祈禱”
第四章 對生活在電視時代的孩子們的衷心期望
只接受“已經(jīng)造成”事物的危險性
《電視有開關》
最重要的東西是在人與人的接觸中培育的
“上圖書館的人沒有了”
坐在電視前,身子一動不動的孩子們
孩子們“活力”的衰退是對文明危機的警告
第五章 孩子是柔弱的嫩芽——保障生活環(huán)境才是健全的社會
孩子與老人——社會的兩翼
人口爆炸所帶來的“三面受堵”(trilenmla)的危機
日本與俄國的“少子化”現(xiàn)狀
關于孩子出生權利的問題
被卷進戰(zhàn)爭的孩子們
使孩子不幸的行為無正義
慈悲行為不用語言而互相理解
第六章 欺侮人——小暴力
團結“正義與善的力量”打破“狗群的邏輯”
一人奮起的“善”與拉幫結伙的“惡”
獻身于學生的俄國教師
只因為不會打架斗毆而受欺侮
孩子不斷地變化
老師對父親被處決的少年的鼓勵
有非你不能完成的使命!
第七章 “觸發(fā)”是聯(lián)系孩子們的紐帶
“電鰩”的力量的秘密
壞成績是向父母的“告密”
用樂趣來誘導學習¨
富裕中的精神的貧乏和饑餓
制約文化的是“內(nèi)發(fā)的精神”
教師做人的失敗關系到孩子的性命-.
人是同時具有善性和魔性的存在
“親密”、“和睦”、“觸發(fā)”
第八章 爭取“鼓勵的社會”,治愈孩子心靈的創(chuàng)傷
孩子的暴力引起的悲劇
大人的壞榜樣會成為孩子殘酷性的根源
佛教的“宿業(yè)論”重視人的善性
受虐待、被遺棄的孩子們
區(qū)分動物與人的分水嶺
最痛苦的人有最幸福的權利
第九章 少年少女——狂風暴雨與開花結果的可能性
既不是孩子也不是大人的時代
對孩子不關心會導致不負責任
在擴大新的人際關系的過程中
沖破思春期風暴的艱巨性
把一切變成“順風”、變成“肥料”
十幾歲時期包含著最寶貴的可能性
“信仰”對少年少女的作用
第十章 我家的家庭教育
培養(yǎng)孩子成功與否不在于父母與子女接觸時間的長短
父母的“溫情”是孩子成長最大的營養(yǎng)來源
母親的溫暖和話語會成為走向明天的活力
孩子最大的教育環(huán)境是教師自身
有著傾注全部熱情的經(jīng)驗的青春是人生之寶
第十一章 戲劇家庭論
對現(xiàn)代的家庭形象不得不重新提出疑問
“善的語言”墮落的時代
家庭是劇場、家族是演員
經(jīng)歷了波瀾起伏的家庭劇
感謝家族的勇氣和愛
真正的“演技”是產(chǎn)生于人性的光輝
第十二章 成長家族——共同的理想和目標
“三極家族”是人類最古老的共同體
注意傳統(tǒng)家族觀的價值與界限
家族是激浪中的浮標
爭取共同向上的“成長家族”
在共同導師指導下生活的家族是幸福的
第十三章 理想的“父性"
父親遭受苦難的時代
父親不在家期間培養(yǎng)的責任感
父親有教導規(guī)則的任務
職業(yè)選擇與父親的影響
父親的形象表現(xiàn)出嚴父之愛的余韻
“威嚴”、“信心”和“責任感”
對孩子不關心是放棄父親的責任
人生并不完全合乎道理
需要夫婦的協(xié)作競賽
第十四章 理想的“母性”
現(xiàn)代“母性”的變質
重視虐待兒童的現(xiàn)實
把自己的不幸發(fā)泄到孩子身上的精神弱點
支持文豪人生的“內(nèi)心里的母親”
“任意對待孩子”的傲慢
與其追求理想的母親形象,不如自已堅定踏實地生活
具有深刻哲理的母親的話
母親的笑臉照耀著孩子們的未來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