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斷:科學管理今與昔100年前,還沒有現代意義上的商業(yè)書籍,諸如《孫子方法》、《君主論》這類包含著管理思想的書籍在所有的語言中也不過大約70種,填不滿一個小的書架。直到1899年管理才成為正式研究的對象,與從直覺、經驗和家庭輔導中學習的管理形成對比。今天,有關管理的書籍已經數不勝數?;仡?0世紀眾多的企業(yè)管理哲學,人們不會忘記美國費城一個鑄造廠的工程師,弗雷德里克·溫斯勞·泰勒(FrederickWinslowTaylor,1856-1915)。他用秒表記錄工人鏟生鐵進入火車的方法主導了20世紀的管理哲學,一個偉大的思想產生在一個不大可能產生的地方。泰勒稱之為“科學管理”(ScientificManagement),并在1911年發(fā)表了《科學管理的原則》,立即被翻譯成了十種文字。人們稱他為“科學管理之父”,現代管理咨詢的鼻祖;管理大師德魯克視之為現代世界的三大締造者之一。O“滿漢全席”與漢堡包泰勒發(fā)現無效率的現象在工作場蔓延,并相信科學(秒表測量)能消除這一現象。開爾文曾經說過:“科學是從測量開始的?!痹谧非笙嗬瓐D式的鋼鐵生產理想的推動下,泰勒所做的極其簡單,不過是分解了工人花在每個動作上的時間和次數,他觀察工人操作,并掌握了第一手資料,這觸發(fā)了他開發(fā)一套“最好的”操作方法。自此,改進操作的時間一動作研究進入了現代意義上的管理。泰勒的科學管理被譽為一次飛躍。泰勒的天才之處是運用大腦找到了一種方法,把復雜的工作做得更加簡單、更加快捷、更好。粗略地看一看美國管理的演進,我們可以找到科學管理的位置:從1870到1900年,屬于工業(yè)改進時期;從1900到1923年屬于科學管理;從1923到1955是福利和人際關系改進時期;從1955到1980年屬于系統(tǒng)合理化;80年代講求企業(yè)文化,90年代進行大規(guī)模改組。但無論怎么變,現代管理都離不開科學管理這塊基石??茖W管理在美國的影響無所不在,一個有趣的例子,為什么美國人發(fā)明了快餐?比較一下“滿漢全席”和漢堡包的制作過程,就可以感受到科學管理和傳統(tǒng)方法的區(qū)別。前者需要廚師的技能加以保證,后者則可以按標準批量生產。無怪乎德魯克評價到:科學管理是“世界惟一接受并受其影響的基本的美國思想”,是自聯邦報紙以來美國對西方思想的一個最有力的貢獻。本書前言現代西方管理大約有一個世紀的歷史,當美國費城一家鑄造廠的工程師,用秒表記錄鏟生鐵的時候,一個現代的管理思想便由此開始,20世紀終結之時,人們不再象工業(yè)革命的19世紀,面對管理理論的貧困。當我們歷數管理風流時,發(fā)現他們的影響已經遠遠超出了管理的空間,他們的名字如雷貫耳,如泰勒、梅奧、馬斯洛、德魯克、波特、戴明等等,他們的開山創(chuàng)意及其艱難探索分別濃縮到了科學管理、“霍桑實驗”、人際需求、經驗分析、戰(zhàn)略管理、質量管理之中,無不成為一個個奠基石。人們經常爭論,管理是科學,還是藝術?實際上,它是科學和藝術的合璧。其中,領導藝術占據了中心位置。管理藝術不同與領導藝術,班尼斯曾經說過:“領導是做正確的事,管理是把事作正確。”馬基雅弗利的領導藝術、卡理斯瑪領導藝術(即魅力領導藝術)和女性領導藝術是當代西方管理研究得十分紅火的主題,對中國的管理者來講,或借鑒、或批評、或診斷,都有益處。管理就是決策,而科學的決策除了冷冰冰的數據分析以外,也常常受到心理的影響,如直覺、洞見等等,心理學進入管理,使管理更具有人性的特點。同時,說服的藝術是現代管理者必備的才能,古希臘的雄辯之風曾聞達于世,同樣也值得今天的管理者借鑒。即使在現代管理理論不再貧乏的今天,古人的睿智依然是現代管理的無盡寶藏。無論是東方的中國還是西方的希臘,都留下了永恒雋語,如哲學思考、軍事韜略、政治思想、管理方法等等,都與今天的管理具有平行性,值得批評地借鑒。毫無疑問,新時代的管理是知識管理。在今天的信息時代,知識不僅僅是力量,而且也是創(chuàng)造財富的源泉??茖W的不斷發(fā)展,使新的思維不斷推動著管理探索進入了新的嘗試。當今的復雜理論、不確定性分析、混沌理論、量子力學、直覺研究等等,都對傳統(tǒng)的科學方法和思維方式提出了挑戰(zhàn),成為當代西方管理探討的熱門話題,呼吁著管理思想的創(chuàng)新。數字革命是新世紀最強勁的時代潮,數字時代仿效19世紀的工業(yè)革命,承諾將從根本上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它必將對管理產生深遠的影響?;ヂ摼W,新時代管理的利器,正在形成自己獨特的文化,激發(fā)著全球企業(yè)家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經濟全球化是21世紀的另一個主流。它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zhàn),帶來了合作也帶來了競爭,共同的要求是要做到知己知彼。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也常常會導致相互的誤解,如在商業(yè)談判者之中、合資企業(yè)之間,在越來越開放的中國,我們不應該使應有的機遇擦肩而過,作為一個現代的中國管理者,應該建立寬闊的全球視野。國民文化,從內部觀察常常習焉不察,卻無不滲透于管理。沒有文化“真空”中的管理,也沒有“普適”的管理理論。60年代西方人認識到這一點,因此了解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qū)的文化變得十分重要。美國的多元化管理是適合于美國國情的管理,反映了多元的文化、多元的種族和多元的體制,其他國家無法照抄;日本成功的管理是把自己的文化與西方管理融合了起來;歐洲是工業(yè)革命的發(fā)源地,但現代管理的水平落后于美國,還沒有形成一種統(tǒng)一的管理風格。亞洲豐富微妙的管理,滲透著濃郁的傳統(tǒng)氣息,如東亞的儒家影響、阿拉伯的“酋長模式”、印度的等級滲透等等。澳洲和拉美各國熟悉美國的管理理論,但也面臨著開放的挑戰(zhàn);歐亞之間,轉型中的俄羅斯與東歐各國也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這就是文化的影響。他們的經驗無疑對中國的管理者具有重要的啟示。本書將分為“管理的視野”和“文化的視野”上、下兩篇,使讀者對西方管理和全球文化的影響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謹此感謝中信出版社的秦海霞女士,同時感謝周長輝博士對本書提出的修改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