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社會科學總論人海沉思錄:林非學術隨筆自選集

人海沉思錄:林非學術隨筆自選集

人海沉思錄:林非學術隨筆自選集

定 價:¥22.50

作 者: 林非著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叢編項: 木犁書系 風雨文叢
標 簽: 隨筆

ISBN: 9787533430009 出版時間: 2000-04-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0cm 頁數(shù): 34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片斷:生命與文字文字與生命當生命處于屠刀的威脅底下,怎么能絲毫也不驚慌和恐懼,卻依舊惦念著自己筆下的文字,一心一意地牽掛著盡量將它寫完?這是何等無畏和偉大的氣概!我常常想起古代希臘的數(shù)學家和物理學家阿基米得。他曾經(jīng)幫助守衛(wèi)自己城市的將士,制造了投擲巨石的器具,抵御和阻擋著羅馬軍隊的侵凌。當這座名城敘拉古終于陷落時,他的處境自然是異常險惡,不過反正也無法逃遁,就將生死置之度外,在侵略軍野蠻的叫囂和瘋狂的殺戮聲中,居民們驚愕的呼叫和絕望的哭泣聲中,鎮(zhèn)靜地伏在案頭,演算著尚未得出結果的數(shù)學題目。終于有幾個殺紅了眼的羅馬士兵,沖進他的住宅來搶劫和屠戮了,他深知砍殺自己的刀劍已在頭頂揮舞,死神即將降臨,必須在最后的時刻,做完這最后的工作,于是英勇地瞪著雙眼命令殺人的暴徒:“慢一點動手,讓我做完這道題目!”哪怕死亡的陰影正籠罩著整個身軀,也要爭取寫完已經(jīng)想出的文字。為什么把這些文字看得比生命還要緊呢?因為它記載和誕生著某些科學的原理,推動和指引著人類走向無比輝煌的文明。阿基米得臨死前的這句話語,顯得多么神圣和美麗,永遠激勵著后人絲毫也不應懈怠,絕對不能浪擲自己的生命,而要抓緊時機,在死亡遲早會來臨之前,寫出充滿意義的文字來。我也常常想起英國的歷史學家吉本,他經(jīng)過十余年的艱辛操勞,終于完成自己這部杰作《羅馬帝國衰亡史》的當天夜晚,在一輪明月映照著的清輝底下,竟無法掩飾喜悅和激動的心情,然而在頃刻間又變得憂郁起來,因為他深感“不管這部著作的命運如何,歷史學家的生命必然是短促和變幻無常的”。如果不牢牢抓住短促無常的生命,它就將悄悄消逝,應該怎么辦呢?只有抓緊一切時機努力地寫下去,對人類作出應有的貢獻,生命才會包含著充沛的意義。如果說像阿基米得這樣涉及自然科學的學者,側重于替人類建筑著物質(zhì)文明的殿堂;那么涉及人文領域的學者或作家,就側重于創(chuàng)造精神文明的勝景,用文字去描繪人們奮斗和邁進的痕跡,闡述人類生存的崇高意義。重任在肩,千萬不能玩忽職守。至于如果有人甘心下流,沉醉于去涂抹那些渲染色情和暴力的文字,那就更是一種褻讀和犯罪的行徑。把文字看得比生命更重要和珍貴,時刻追求著讓它閃爍出美和道德的光芒,這對于運用和掌握文字的人來說,確實是無法推卸的責任。1997年3月后記:后記衷心地感謝袁良駿先生在他所主編的“風雨文叢”中間,收錄了我的這一卷隨筆作品。我是從學術研究工作開始了自己艱苦的人生歷程,繼而又花費了較多的精力嘗試著從事散文的寫作,也許是這兩者常常在交叉進行的緣故,因此就有了若干勉強可以稱作為學術隨筆的文章罷。這一回編選時,分成“今昔人寰”、“讀書紀歷”、“治學種種”和“關于散文’四輯,每輯又以寫作時間的先后排列,俾便檢索和閱讀。我曾陸續(xù)出版過十余種散文集,卻從未將學術性的散文篇章收集在一起付梓,像這樣輯錄成冊以饗喜愛我文字的讀者朋友們,可能是不無意義的,當然更大的愿望是從而聽到詳盡指點的意見。當此書出版之際,謹向披閱過其中所有篇章的編輯朋友們深致謝意;這里的若干作品還被有些報刊和散文選本收錄過,謹向這些熱情和誠摯的朋友們深致謝意;在這里我還要向分析和指點過自己散文作品的不少批評家,以及描摹和介紹過我這些有關活動的記者與作家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激之情。只要是一息尚存,我仍將努力地思索和撰寫下去,作為對許多誠摯地鼓勵我跋涉前進的朋友們的一種報答。1998年5月1日于北京靜淑苑

作者簡介

  林非(1931:),江蘇海門人,1955年冬季畢業(yè)于復旦大學中文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學位研究生導師,中國魯迅研究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國散文學會會長。學術論著有《魯迅前期思想發(fā)展史略》、《魯迅小說論稿》、《中國現(xiàn)代散文史稿》、《治學沉思錄》、《魯迅和中國文化》、《散文的使命》等;散文創(chuàng)作有《林非散文選》、《林非游記選》等;回憶錄有《讀書心態(tài)錄》。迄今已出版20余部著作。其學術論著及散文創(chuàng)作均追求獨特個性與文化內(nèi)蘊,海內(nèi)外學者對其評論頗多,有些論著和作品已被國外翻譯出版或發(fā)表。作品已被國外翻譯出版或發(fā)表。

圖書目錄

    目錄
   自序
   今昔人寰
   從《蔣經(jīng)國傳》產(chǎn)生的友誼
   清代的文字獄
   話說“民主”
    ——“五四”隨筆之一
   對于法西斯的思索
   買名
   “白字先生”
   要懂得歷史
   希望與夢想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
    院1996年度畢業(yè)典禮上
    的講演詞
   人性:善抑或惡?
   文字與生命
   死亡的詠嘆
   話說知音
   “太史簡”和“董狐筆”
   詢問司馬遷
   阮籍的豪言壯語
   浩氣長存
    ——讀《史記·刺客列傳》中
    荊柯的故事隨想
   再說死亡
   小喬墓畔的思索
   汨羅江邊
   岳陽樓遠眺
   李自成與唐甄
   秦檜的鐵像和文征明的詞
   讀書紀歷
   《詩經(jīng)》里的藝術世界
   唐詩的海洋
   《懺悔錄》的印象
   讀《生死存亡的年代》
   抄錄“脂評”
   重讀《儒林外史》
   嚴禁“毒草”
   囚屋夜讀
   牛棚背詩
   令人神往的《革命軍》
   沙漠里讀《大趨勢》
   讀到生命的最后一天
   永遠地學習和品昧
   讀書紀歷
   治學種種
   音樂的啟迪
   章、魯思想比較之一例
   對儒家思想的反思
   當代文學研究的尺度問題
   我為什么放棄《葉赫那拉氏傳》的寫作?
   中國魯迅研究學會第四屆代表大會閉幕詞
   關于“作家學者化”和“學者作家化”
   《覺醒與掙扎》序言
   愧為學者
   寫到生命的最后一天
   《自由者夢尋》序言
   思索魯迅的歷程
   紀念魯迅的一點感想
    ——在“魯迅逝世60周年暨魯
    迅博物館建館40周年紀念會”上的講演詞
   “深刻”小議
   應該怎樣生活才更有意義?
    ——讀魯迅一篇雜文之后的隨想
   《魯迅散文選》前言
   20世紀杰出的新女性
    ——在“許廣平誕生100周年
    紀念會”上的講演詞
   知音
    ——在“魯迅摯友許壽裳先生
    殉難50周年紀念會”上的
    講演詞
   關于散文
   《心靈的星光》序
   我和散文
   《青春的橄欖樹》序
   《杜衛(wèi)東雜文選》序
   東方散文家的使命
    ——在漢城“國際散文研討會”
    上的講演詞
   《只求新去處》序
   《名家經(jīng)典游品散文選》序
   我為什么要寫游記?
   《中國現(xiàn)代散文史稿》韓譯本序言
   我心中渴望的散文
   《中國學者文化散文精粹》序言
   《外國散文觀止》序
   《背影》對于我的影響
   序跋文章
   話說游記
    ——在中國散文與旅游文學
    研究會上的講演詞
   《雅奏》序言
   《驛路回眸》序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