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醫(yī)學中國醫(yī)學調元:體質食養(yǎng)

調元:體質食養(yǎng)

調元:體質食養(yǎng)

定 價:¥12.00

作 者: 匡調元著
出版社: 上??茖W技術文獻出版社
叢編項: 21世紀人類飲食文化新概念
標 簽: 食物療法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43915107 出版時間: 1999-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9cm 頁數(shù): 245頁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文作者根據(jù)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理論并通過長期臨床觀察和實驗研究后,將人類體質分成六種主要類型,其中除一型為正常質外,其余五種(倦*質、遲冷質、燥紅質、膩滯質和晦澀質)均為病理體質,即界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過渡狀態(tài)。此時雖經(jīng)西醫(yī)學的種種檢查,其結果往往多在正常范圍之內,但主觀上卻有種種不適。此時既可用藥物也可用食物進行調養(yǎng)。這是中醫(yī)學關于藥食同源、同性、同理和同效理論的具體體現(xiàn)。體質食養(yǎng)是指按每個人的體質類型正確地選擇食物,同時盡量避免食誤,持之以恒即能將病理體質調理到正常質,從而達到養(yǎng)身,防病,延年的目的。本書將告訴讀者最新的科學知識和體質食養(yǎng)的具體方法。既飽口福,又強體質。

作者簡介

  匡調元,男,1931年6月出生,江蘇省無錫市人。上海中醫(yī)藥大學教授、專家委員會委員。1956年畢業(yè)于上海第一醫(yī)學院,自1960年學習中醫(yī)學后一直從事中西醫(yī)結合臨床病理研究;1997年5月正式發(fā)表了“體質病理學研究”,1984-1985年去美國BowanGray醫(yī)學院病理科工作,研究白種人和黑種人的體質類型;1988年調入上海中醫(yī)學院開展體質病理學與體質食療學的實驗研究;已出版專著《中醫(yī)病理研究》(一、二版)、《體質食療學》、《調元·體質食養(yǎng)》、《人體體質學》、《中醫(yī)體質病理學》及《中醫(yī)病理學的哲學思考》等,從而創(chuàng)立了體質病理學學說;現(xiàn)任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理事,中醫(yī)基礎理論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及《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編委等職。

圖書目錄

序:體質食養(yǎng)是21世紀人類飲食發(fā)展的新方向
第一章 病從口入新解
一、進食過量
二、烹調技術不當
三、飲食不合體質
第二章 體質食療學概論
一、體質的概念
二、如何判斷你的體質類型
三、形成各型體質的機理
四、體質可以改變
第三章 各型體質的食養(yǎng)食品與食譜舉例
一、燥紅質用滋陰清熱潤質法
二、遲冷質用壯陽祛寒溫質法
三、倦*質用益氣生血健質法
四、膩滯質用除濕化滯利質法
五、晦澀質用行血消瘀活質法
第四章 年齡與體質食養(yǎng)
一、胎兒期的優(yōu)質問題
二、小兒期的食養(yǎng)
三、成年期的食養(yǎng) 
四、成年期的食養(yǎng)
五、更年期的食養(yǎng)
六、老年期的食養(yǎng)
第五章 性別與生質食養(yǎng)
一、形成兩性差別的遺傳學基礎
二、生長、發(fā)育和衰老過程的時間差
三、生理功能方面的性差別及其食養(yǎng)
第六章 地域、四季與體質食養(yǎng)
一、不同體質類型的人對不同氣象因素特別敏感
二、不同體質的人采用不同的四時養(yǎng)生法
第七章 美容食譜舉例
一、好顏色
二、潤皮膚
三、去皺紋
四、除雀斑
五、退黃褐斑
六、療痤瘡
七、治酒渣鼻
八、美毛發(fā)
九、明目
十、悅音色
……
第八章 新世紀的飲食新觀念
第九章 烹飪技術要革新
第十章 幾種常見病的體質食養(yǎng)舉例
第十一章 常用食物的性味、主要功能及體質宜忌
第十二章 幾點展望
附錄 各型病理體質宜用食物索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