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全面介紹美國文明,分上、中、下三篇。上篇寫美國文明的歷史形成與發(fā)展,從殖民時期開始,到20世紀的美國,包括50個州的現狀和概觀。中篇寫美國的政治、體制、教育、司法以及大眾媒體和大眾文化等。下篇從形而下進入形而上,主要談美國精神,包括宗教、社會哲學思潮等。這本書比較系統(tǒng),又不同于一般的手冊,內容豐富,有可讀性,可作為一種普及讀物。片斷:殖民時期一、哥倫布發(fā)現新大陸地理大發(fā)現在歐洲歷史上,15世紀是一個地理大發(fā)現的時代。在此之前,地球的東西半球還互不知曉,只有歐亞大陸和地中海岸的北非這三部分相互來往。美洲的發(fā)現可以說是歐洲發(fā)展的結果,從此歐洲人得以擴張到世界各個角落。西歐向未知地域的探索主要是由以下幾方面的發(fā)展促成的。在1095年后的兩百年間,歐洲的基督徒進行了七次大的十字軍東征,試圖將巴勒斯坦從伊斯蘭教的土耳其入手中奪回。預期的目標雖未達到,卻引起了歐洲人對東方的好奇,促進了歐亞貿易,并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他們的生活方式,培養(yǎng)了他們對香料。絲綢等東方物品的需求。1453年土耳其滅掉東羅馬帝國,占領了君士坦丁堡和近東各國,西歐前往東方的通道被堵塞,于是產生了尋找通往遠東新路線的迫切愿望。當時,文藝復興已經給歐洲帶來了新的思維方式,理性的人文精神造成了追求知識和自由探討的氣氛,人們對不同的文明興趣盎然,熱衷于探索未知領域。由于科技的逐步發(fā)展,到了15世紀,許多歐洲人接受了古希臘人的看法,相信大地足球形的。再加上航海知識的日趨豐富,造船業(yè)的發(fā)展,繪圖本領的提高以及羅盤的應用,都在思想上和科技上為歐洲向海洋進軍創(chuàng)造了條件。但是,如此遠距離的航海決非個人所能完成。而當時歐洲民族國家的興起以及貿易繁榮所產生的富商,正好為這樣的海上冒注提供了強有力的經濟后盾。新王室不僅希望開拓新市場,獲得貿易帶來的高額利潤,而且還想占據新領地,擴大他們的統(tǒng)治范們。于是他們出面投資集資來支持航海探險,還以封賞領地作為苗勵,這就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的參與動力。如此,必要性和可感性的結合使西歐人實現了探索地球全貌這一歷史使命,其中居于領先地位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他們的探險家駕著船隊在各大洋摸索新的路線和通道,探尋尚未發(fā)現的財富和土地。他們繞過好望角進入太平洋,到達印度和菲律賓,他們還偶然地發(fā)現了美洲。本書前言近一個時期以來,有關“文明”問題的研究越來越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關注。尤其是冷戰(zhàn)結束之后,世界格局和國際形勢發(fā)生了急劇變化,兩大集團軍事對峙的局面宣告終結,雖然世界仍不太平,但和平與發(fā)展已成為當前世界發(fā)展的主題。與此同時,盡管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在加速進行,世界政治卻日益向多極化的方向發(fā)展,社會文化的多元化發(fā)展也呈現出豐富多彩的局面。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不少國家的學者開始更加重視文化戰(zhàn)略的研究,他們認為文明和文化的因素將在21世紀的世界發(fā)展進程中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學術界也幾度掀起“文化熱”,特別是各個人文學科的學者都從不同的角度參與了有關文化問題的討論。這說明文化問題及其在我國新時期發(fā)展戰(zhàn)略中的地位和意義,已被人們所認識并日益受到重視。然而,總起來看,我們還缺乏對文明和文化問題的總體研究,沒有把這種研究與世界格局和國際形勢的變化結合起來,對國外有關文明問題研究狀況和發(fā)展趨勢也缺乏深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