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教育的提出,是依據(jù)“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的治國方略,根據(jù)時代發(fā)展的要求和提高德育工作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的需要,在總結少先隊50多年來形成的教育思想的基礎上,對少年兒童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徑的探索。 體驗教育的內涵,是組織和引導少年兒童在親身實踐中,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內化為健康的心理品格,轉化為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過程。這是一個道德認知的過程、道德情感升華的過程、道德實踐的過程和人的社會化過程。在實踐中的體驗,以不同層次的內涵伴隨在少年兒童道德認知的不同階段和全過程,伴隨在少年兒童道德內化的知、情、意、行的不同階段和全過程,伴隨在少年兒童道德養(yǎng)成的不同階段和全過程,伴隨在少年兒童道德形成的不同階段和逐步社會化的全過程。 體驗教育的實施,是以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自我四個方面的關系中提煉出少年兒童應當養(yǎng)成的良好行為習慣為內容,以自己的身份和視角、以他人的身份和視角或進入設定的事件和情境中去體驗為形式,達到使教育內容觸動少年兒童的心靈,進入少年兒童的內心,最終外化為少年兒童的實際行動的目標,從而為少年兒童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