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共分四卷,收入李大釗文稿577篇,總字數達192.7萬字。其中,新發(fā)現(xiàn)的佚文有61篇60余萬字,約占全書文稿總數的11%和總字數的31%。尤其是其中的《〈法學通論〉批語》、《〈刑法講義〉批語》、《〈支那分割之運命〉駁議》、《中國國際法論》四部書稿(譯稿)及《共和國與榮典》(1917年3月)、《致蔡子民函》(1919年3月)、《為新潮社辟謠啟事(1919年7月)》、《北京大學教職員會起草委員會啟事》(1920年2月)、《報與史》(1923年8月)等文,是研究李大釗早期思想、世界觀轉變、從事革命理論探討和革命實踐活動的珍貴資料?!独畲筢撊穼⑺形母灏磳懽靼l(fā)表的時間順序排列,月份不明者置于該年之后,年代不明者置于全書之后,既體現(xiàn)了編者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又反映了編者力圖做到歷史與邏輯統(tǒng)一的編篡指導思想。文集收錄最早的文稿是1909年9月至1910年6月的《〈法學通論〉批注》,最晚的是1927年4月的《獄中自述》,體裁包括書稿、論文、譯文、書信、詩歌、批注、布告、啟事等各類應用文,時間范圍自20歲至就義之前,內容包括學習的心得筆記,對理論問題的思考探索,對時局的觀點看法,生平經歷的自述回憶,師友間的酬酢唱和情感抒發(fā)等,涵蓋了他在辛亥革命至大革命時期的思想情感、理論探索和革命實踐的方方面面。這樣,更有利于全面反映李大釗的情感世界的心路歷程,更有利于再現(xiàn)李大釗從事革命理論的探索過程。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李大釗全集》是李大釗精神世界的全面展示。該書從總體上勾勒出李大釗的思想理論發(fā)展的主要脈絡,既揭示了李大釗思想演變的歷史背景和作用,又真實地反映了李大釗一生思想活動發(fā)展演變的歷史軌跡。該書完整、準確、全面、系統(tǒng)地反映了李大釗的“思想理論遣產”和“偉大的人格”,具有很強的宣傳教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