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小書命名為《姓名的故事》,意思是它不算什么姓名學的著作,只是力求寫得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有趣味性,不但為學文史的青年朋友提供一點文化知識,而且為學科學技術者提供一點“談助”資料。初民社會時,任何人一生下來,就有一姓一名,表示她或他屬于某一氏族的成員,因此每一個氏族成員都能背誦自己祖先的名字和世系、譜牒,可以背誦四五十代以上至七十余代。姓從女生,最初人類父家長為首的宗族成員,包括高祖,曾祖、祖、父子及其妻妾、奴婢等人,這父家長及其族人不常稱姓而稱為氏,就是說,姓是氏族的分支,氏是宗族的稱號。本書以研究華夏——漢族的姓名的起源、功能、演變及其方式為主,三國以后至魏晉南北朝,西北至東北,游牧民族乘機崛起,建立政權,與漢族相對峙,既有戰(zhàn)爭,也有來往,呈現雜居狀態(tài)。但先進的經濟文化往往為后進的民族吸收和接受,北魏的改姓易名,禁止胡服胡語,提倡胡漢人民互相通婚,就是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