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硬件、外部設備與維護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

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

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

定 價:¥26.00

作 者: 李文英[等]編著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高職高專計算機系列教材
標 簽: 計算機原理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2046035 出版時間: 2001-01-01 包裝: 精裝
開本: 26cm 頁數(shù): 364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全書包括微機原理、匯編語言、接口技術三部分內容。微機原理部分講述了80x86的內部結構及工作原理、半導體存儲器及其系統(tǒng)、微型機總線結構等。匯編語言部分講述了指令系統(tǒng)、編程技巧。接口技術部分講述了中斷系統(tǒng)、中斷控制器、并行接口、串行接口、DMA控制器、定時器,以及A/D、D/A轉換器等常用芯片的硬件電路設計方法和軟件編程控制方法。書中給出了大量的實際應用編程實例?!段C原理與接口技術》是高等職業(yè)院校計算機專業(yè)和其他院校有關專業(yè)匯編語言和接口技術課程的教材,也可供從事微型計算機工作的廣大科技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作者:譚浩強譚浩強教授,我國著名計算機教育專家。1934年生。1958年清華大學畢業(yè)。學生時代曾擔任清華大學學生會主席、北京市人民代表。他是我國計算機普及和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開拓者之一,現(xiàn)任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會長、教育部全國計算機應用技術證書考試委員會主任委員。譚浩強教授創(chuàng)造了3個世界紀錄:(1)20年來他(及和他人合作)共編著出版了130本計算機著作,此外主編了250多本計算機書籍,是出版科技著作數(shù)量最多的人。(2)他編著和主編的書發(fā)行量超過了4500萬冊,是讀者最多的科技作家。我國平均每30人、知識分子每1.5人就擁有一本譚浩強的書。(3)他和別人合作編著的《BASIC語言》發(fā)行1200多萬冊,創(chuàng)科技書籍發(fā)行量的世界紀錄。此外他編著的《C程序設計》發(fā)行了600萬冊,他曾在中央電視臺主講了BASIC,F(xiàn)ORTRAN,COBOL,Pascal,QBASIC,C,VisualBasic七種計算機語言,觀眾超過300萬人。在我國學習計算機的人中很少有不知道譚浩強教授的。他善于用容易理解的方法和語言說明復雜的概念。許多人認為他開創(chuàng)了計算機書籍貼近大眾的新風,為我國的計算機普及事業(yè)做出了重要的貢獻。譚浩強教授曾獲全國高校教學成果國家級獎、國家科技進步獎,以及北京市政府授予的“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被國家科委、中國科協(xié)表彰為“全國優(yōu)秀科普工作者”。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將他列入“世界名人錄”。《計算機世界》報組織的“世紀評選”把他評為我國“20世紀最有影響的IT人物”10個人之一(排在第2位)。他的功績是把千百萬群眾帶入計算機的大門??焖僬莆誆xcel電子表格>>更多作品

圖書目錄

第1章 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概述1
1.1 微型計算機的發(fā)展、應用及其分類1
1.1.1 微型計算機的發(fā)展1
1.1.2 微型計算機的應用2
1.1.3 微型計算機的分類3
1.2 中央處理器的組成3
1.3 微型計算機的組成4
1.4 微型計算機的工作過程6
1.5 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的組成9
習題11
第2章 計算機中數(shù)據(jù)的表示12
2.1 數(shù)制及其轉換12
2.1.1 進位記數(shù)制的概念12
2.1.2 計算機中常用的進制13
2.1.3 進制間的轉換14
2.2 數(shù)的定點與浮點表示17
2.2.1 定點數(shù)表示法18
2.2.2 浮點數(shù)表示法19
2.3 機器數(shù)的表示20
2.3.1 原碼表示法20
2.3.2 補碼表示法21
2.3.3 反碼表示法22
2.3.4 移碼表示法22
2.4 BCD碼表示法23
2.5 數(shù)據(jù)校驗碼25
習題26
第3章 微處理器27
3.1 8086/8088微處理器27
3.1.1 8086/8088微處理器的結構及執(zhí)行程序的操作過程27
3.1.2 086/8088系統(tǒng)存儲器的組織32
3.1.3 8086/8088微處理器的引腳功能33
3.2 8086總線的操作時序38
3.2.1 系統(tǒng)的復位和啟動38
3.2.2 最大與最小模式下的總線操作40
3.2.3 中斷響應與空閑周期44
3.3 從80286到Pentium微處理器結構的變化45
3.3.1 80x86微處理器的發(fā)展過程及性能45
3.3.2 80x86的內部結構47
3.3.3 80x86的寄存器52
3.4 80x86的工作方式57
3.4.1 實地址方式57
3.4.2 保護虛地址方式57
習題64
第4章 微型計算機指令系統(tǒng)66
4.1 8086/8088的指令格式及尋址方式66
4.1.1 指令格式66
4.1.2 8086/8088的尋址方式66
4.1.3 指令執(zhí)行時間70
4.2 8086/8088的指令系統(tǒng)72
4.2.1 數(shù)據(jù)傳送指令72
4.2.2 算術運算指令76
4.2.3 邏輯指令與移位指令81
4.2.4 串操作指令83
4.2.5 控制轉移指令86
4.2.6 處理器控制指令92
4.3 簡單匯編語言程序設計94
4.3.1 順序結構94
4.3.2 分支結構94
4.3.3 循環(huán)結構95
4.3.4 子程序結構96
習題98
第5章 匯編語言程序設計101
5.1 匯編語言和匯編程序101
5.2 匯編語言程序語句格式101
5.2.1 名字項102
5.2.2 操作符項102
5.2.3 操作數(shù)項103
5.2.4 注釋項108
5.3 偽指令108
5.3.1 數(shù)據(jù)定義及存儲器分配偽指令108
5.3.2 符號賦值偽指令109
5.3.3 段定義偽指令110
5.3.4 段寄存器說明偽指令111
5.3.5 程序開始和結束偽指令111
5.3.6 對準偽指令111
5.3.7 過程定義偽指令112
5.3.8 程序模塊連接偽指令112
5.3.9 記錄偽指令113
5.3.10 結構定義偽指令114
5.4 宏指令與條件匯編115
5.4.1 宏定義偽指令115
5.4.2 條件匯編偽指令118
5.4.3 重復操作偽指令118
5.5 IBM PC的BIOS調用和DOS系統(tǒng)功能調用119
5.5.1 DOS中斷和系統(tǒng)功能調用119
5.5.2 BIOS中斷調用125
5.6 匯編語言程序上機過程125
5.6.1 匯編語言程序上機的工作環(huán)境125
5.6.2 匯編語言程序上機過程126
5.7 匯編語言程序設計實例126
習題141
第6章 存儲系統(tǒng)及半導體存儲器144
6.1 存儲系統(tǒng)與半導體存儲器的分類144
6.1.1 存儲系統(tǒng)144
6.1.2 半導體存儲器的分類及特點145
6.2 讀寫存儲器(RAM)147
6.2.1 靜態(tài)讀寫存儲器147
6.2.2 動態(tài)讀寫存儲器149
6.3 只讀存儲器(ROM)150
6.3.1 固定掩膜只讀存儲器151
6.3.2 可編程只讀存儲器151
6.3.3 紫外光擦除可編程只讀存儲器152
6.3.4 電可擦除可編程只讀存儲器152
6.3.5 閃速存儲器152
6.4 存儲器與微處理器的連接153
6.4.1 存儲器地址分配及譯碼153
6.4.2 存儲器與CPU的連接154
6.5 80x86的存儲系統(tǒng)155
6.5.1 8086存儲系統(tǒng)155
6.5.2 80x86擴展存儲器及其管理156
習題158
第7章 微型計算機總線結構160
7.1 總線的概念160
7.1.1 總線的分類160
7.1.2 總線的規(guī)范160
7.1.3 總線的優(yōu)點161
7.2 系統(tǒng)總線162
7.2.1 S\|100總線162
7.2.2 STD總線162
7.2.3 IBM PC總線165
7.2.4 ISA與EISA總線168
7.2.5 PCI總線170
7.2.6 常用微型計算機總線的比較170
7.3 外部總線171
7.3.1 RS\|232C總線171
7.3.2 IEEE\|488總線175
7.3.3 SCSI總線176
習題178
第8章 面向外設的輸入/輸出接口179
8.1 微型計算機的最小系統(tǒng)180
8.1.1 輸入/輸出接口芯片8282、8286180
8.1.2 微型計算機的最小系統(tǒng)180
8.2 CPU和外設之間數(shù)據(jù)傳送的方式183
8.2.1 程序傳送方式183
8.2.2 中斷傳送方式186
8.2.3 DMA傳送方式189
8.3 尋址電路的設計190
8.3.1 尋址電路的基本接口芯片190
8.3.2 外設端口的編址方式191
8.3.3 尋址電路設計191
8.4 并行接口芯片8212193
8.4.1 8212芯片的內部結構193
8.4.2 8212芯片的應用194
8.5 可編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196
8.5.1 8255A的內部結構和引腳信號196
8.5. 28255A的控制字199
8.5.3 8255A的工作方式201
8.6 串行接口通信的基本概念212
8.6.1 傳送過程212
8.6.2 傳送速率213
8.6.3 數(shù)據(jù)傳送的工作方式214
8.6.4 串行通信的方式214
8.7 可編程串行接口芯片8251A216
8.7.1 8251A的內部結構和工作過程216
8.7.2 8251A控制字及初始化方法220
8.7.3 8251A應用實例225
習題231
第9章 面向系統(tǒng)的輸入/輸出接口233
9.1 8086/8088中斷系統(tǒng)233
9.1.1 8086/8088的中斷源233
9.1.2 中斷類型和中斷矢量表233
9.1.3 中斷優(yōu)先級235
9.2 可編程中斷控制器8259A238
9.2.1 8259A結構及引腳功能239
9.2.2 8259A的中斷順序241
9.2.3 8259A的工作方式242
9.2.4 8259A的控制字和編程246
9.2.5 8259A的級連電路257
9.2.6 PC/XT系統(tǒng)中斷申請線的擴充257
9.3 可編程DMA控制器8237A259
9.3.1 DMA技術的基本概念259
9.3.2 8237A芯片的基本結構及引腳功能261
9.3.3 8237A的控制字及編程266
9.3.4 CPU對8237A的尋址設計273
9.3.5 8237A的編程和使用273
9.3.6 PC/XT系統(tǒng)8237A的工作情況276
9.4 可編程定時/計數(shù)器8253280
9.4.1 定時的基本概念280
9.4.2 8253可編程計數(shù)/定時器的結構及引腳功能281
9.4.3 8253的工作方式282
9.4.4 8253的控制字和編程290
習題294
第10章 A/D、D/A轉換器296
10.1 D/A轉換器297
10.1.1 基本概念297
10.1.2 8位D/A轉換器DAC 0832的結構原理及引腳299
10.1.3 DAC 0832的接口設計及編程300
10.1.4 12位D/A轉換器DAC 1232結構及引腳305
10.1.5 DAC 1232的接口設計及編程306
10.2 A/D轉換器308
10.2.1 基本概念308
10.2.2 8位A/D轉換器ADC 0809的結構及引腳311
10.2.3 ADC 0809的接口設計和編程313
10.2.4 12位A/D轉換器AD574的結構及引腳315
10.2.5 12位AD574的接口設計與編程317
習題319
參考文獻321
附錄A8086/8088指令集322
附錄BASCII碼字符表338
附錄CDOS功能調用339
附錄DBIOS中斷345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