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課徒三十春秋,每用以虛帶實之法論印藝。竊以為治心為上,治技為下。唯學人有自我之見地,出入之設想,其作方能以心制技,不落俗套,不囿舊格而顯露出純屬自我的創(chuàng)造才能。然心高,務求技高;技不高而心欲高,亦勿能也。因創(chuàng)造性的才能又是依賴于高超的功力、技巧而得以充分顯示的,故吾素來持治心為靈魂、而治技為身骨之說。無靈魂,身骨失其根本;無身骨,靈魂失其依附。心與技雖有主次之別,又有互存之利。然而,治心之術難言,而治技之術易見。陸放翁有言:“微瑕須細評”,今將所存授徒改印之例若干錄出,以供同好揣摩研討。此僅一孔之見,未必當也。又,筆者個人的評品有一定的局限,乃至片面,乃至失當,乃至武斷,千萬不能以教材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