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深化教育政策研究 加強兩種文化交流
第一部分 對教育政策的現實評論
要十分關注和重視農村義務教育
試論素質教育的政策導向
附:“減負”與推進素質教育的社會意義——訪國家教育部辦公廳副主任康寧
對我國基礎教育發(fā)展及幾個相關問題的政策分析
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政策分析與世紀展望
對2000年后我國義務教育發(fā)展若干問題的思考
“普九”工作取得的主要發(fā)展和面臨的困難與問題
安徽省農村稅費改革與農村教育工作的思考
中國農村義務教育投資:基本格局和政策討論
課程改革的政策基礎
基礎教育課程發(fā)展政策的反思
創(chuàng)新教育的政策導向
加強和改善德育作的政策基礎
對基礎教育幾個社會關注熱點的分析
關于“減負”的政策思考
教育投資的地區(qū)差異與政策思考
我國教師資格證書制度評議
素質教育政策失真的原因與對策
第二部分 對教育政策的理論探索
教育功能分化與政府責任定位
特稿:教育,機會與公平分配
教育政治學的新方向:教育政策分析
我國教育政策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當前中國基礎教育政策定位分析
試論教育政策研究的分類及理論基礎
誰來決定我們學校的課程一種分析的框架
教育政策的價值定位——社會“三元結構理論”的視角教育政策過程中的個體選擇
對到訪教育行政部門貫徹國家教育政策的政策學分析
西方教育政策的歷史和理論基礎
基礎教育財政制度比較研究
附錄一 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
附錄二 2000年中國教育政策大事記
附錄三 基礎教育研究著作、論文索引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