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中國史中國古代史史前期中國社會研究:外一種

史前期中國社會研究:外一種

史前期中國社會研究:外一種

定 價:¥30.50

作 者: 呂振羽著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叢編項: 二十世紀中國史學名著
標 簽: 原始社會

ISBN: 9787543438361 出版時間: 2000-01-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1cm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該書收入呂振羽《史前期中國社會研究》、《殷周時代的中國社會》兩部著作,是20世紀30年代出版的論述中國先秦古代社會歷史的代表作。前者從史學理論方面對當時流行的“商業(yè)資本論”、“亞細亞生產方式”論等歷史觀進行分析和批判,并依據(jù)馬克思主義形態(tài)學說對中國社會發(fā)展進程及其規(guī)律作了系統(tǒng)的探索。后者是研究殷周社會性質的專著。該書主要內容:一是從史學理論方面對當時流行的“商業(yè)資本論”、“亞細亞生產方法”論等歷史觀進行分析和批判;一是依據(jù)馬克思主義社會形態(tài)學說,結合中國歷史實際,對中國社會發(fā)展進程及其規(guī)律作了系統(tǒng)的探索。該書在中國古代史研究上提出了許多具有首創(chuàng)性的重要觀點。本書前言出版說明20世紀是中國史學發(fā)展最顯著、變革最深刻的時期。新時代、新史觀、新史料、新方法、新的學術文化氛圍等等,造就了20世紀的中國史學。20世紀中國史學,大家輩出,學派林立,名著累累,異彩紛呈,在中國史學發(fā)展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F(xiàn)在的中國史學和未來的中國史學都得力于并將繼續(xù)得力于先賢的這些努力;特別是馬克思主義史學在中國的產生和發(fā)展,代表了中國史學發(fā)展的前進方向。20世紀中國史學,是中國歷史學家研究成果在學術文化上的一個重要的反映,成為時代的宏偉紀錄;同時,它又反作用于前者,在促進社會變革與革命、增強愛國主義、加強民族團結、推動社會進步、提高民族素質、增益人們智慧等方面,一直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20世紀中國史學,是20世紀世界史學的一個重要部分。如果說20世紀的外國史學對20世紀的中國史學發(fā)展產生了很大影響的話,那么,近幾十年來尤其是八九十年代以來,中國史學也在逐步擴大它對外國史學發(fā)展的影響。這種雙向的交流和影響,必將有利于推動世界史學的進一步發(fā)展。新世紀之始,編輯、出版《二十世紀中國史學名著》,是對百年史學名著的整理和總結,是尊重它們在史學上的成就和史學史上的地位,也是為后人學習、研究20世紀中國史學優(yōu)秀遺產提供方便。

作者簡介

  呂振羽(1901-1980),歷史學家。湖南邵陽人。1926年畢業(yè)于湖南大學,1928年到在中國大學和朝陽大學任教,曾協(xié)助吳承仕創(chuàng)辦學術刊物《文史》,并參與中國社會史問題論戰(zhàn)。長期從事歷史研究,論著涉及經濟史、思想史、民族史、通史及史學方法等,是中國馬克思主義新史學的開拓者之一,有紅色教授之譽。著有:《最近世界之資本主義經濟》(上)、《中日問題批判》、《史前期中國社會研究》、《殷周時代的中國社會》、《中國政治思想史》、《簡明中國通史》、《中國民族簡史》等17種學術著作、5種史論文集。1980年逝世。夫人:江明。

圖書目錄

前言

史前期中國社會研究
一九六一年新版序
初版李序
初版自序
《中國原始社會史》修訂版序
一 緒論
二 中國社會形式發(fā)展的諸階段
三 古代社會的一般特征
四 神話傳說所暗示之野蠻地代的中國社會形態(tài)
五 傳說中的“堯舜禹”時代——母系氏族社會
六 傳說中的“夏化”——父系本位的氏族社會
七 神話傳說所暗示血由緣氏族組織到地域組織的轉變形跡
八 仰韶系各期的出土物與傳說時代
九 遠古中國各族系別的探討
十 洪水的傳說和其時代
十一 我國若干少數(shù)民族的原始公社制或其殘余
十二 地下出土的遠古遺存和我國原始公社制時代的歷史過程

殷周時代的中國社會
一九四六年修訂版序
初版序
殷代的奴隸社會
一 史料的選擇
二 關于歷史方法論上的一些問題和研究的提綱
三 經濟的諸構造
四 國家的出現(xiàn)及其政治諸形態(tài)
兩周——初期封建制社會
一 西周初期封建制度形成的過程
二 初期封建制度的確立、發(fā)展和演變
三 上層建筑的諸形態(tài)
呂振羽著述要目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