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著作的優(yōu)秀之處是能夠全面地融匯國內外保險理論和實務的最新變化和發(fā)展,沒有任何偏見地將保險科學的最新理論、觀點和動態(tài)完整地介紹給讀者,使讀者能夠比較準確地掌握保險學的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系統學習各項保險業(yè)務的實際操作手段和方法,全面地熟悉保險市場運作的基本規(guī)則;客觀地了解保險學術研究的進展。全書從引導和啟發(fā)讀者客觀、公正和全面地了解保險理論和實務的變化與發(fā)展過程出發(fā),為讀者進一步和深入地研討保險科學的動態(tài)脈絡奠定了扎實的專業(yè)基礎。同時,作者在編寫這部教材過程中,還注意對于個別在理論和實務發(fā)展過程中尚無定論和仍然處于商榷階段的觀點和動態(tài),在予以客觀評價的基礎上,闡明自己的見解,體現了作者一貫倡導夯實基礎、動態(tài)介紹、觀點清晰的治學風格和科研立場。所以,這部《保險學》對于那些準備或者希望系統地了解保險理論與實務的學子們是一部非常適合的啟蒙著作。作者簡介:王緒瑾,男,漢族,1956年6月23日生,湖南人。1983年畢業(yè)于安徽財貿學院分配到北京商學院(1999年改為北京工商大學)任教至今。現任:北京工商大學保險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工商大學保險教研室主任、保險學教授、碩士生導師。先后講授保險學、保險學原理、財產保險學等11門課程。現主講保險學、保險學原理、財產保險學等課程?,F主攻專業(yè):保險學。 1994年配合院系為本校創(chuàng)立了保險學本科專業(yè)和制定了專業(yè)計劃。1996年評為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骨干教師。社會兼職為:北京保險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保險學會理事、亞太地區(qū)風險與保險學會理事、北京仲裁委員會仲裁員;2000年曾為中央電視大學主講《保險學概論》課程。 在科研方面,自1985年以來先后發(fā)表論文50余篇,其中,1994年以來發(fā)表論文35篇,其中海外論文7篇,發(fā)表于《保險??罚ㄅ_灣)、Singapore International Insurance and Actuarial Journal(新加坡國際保險與精算雜志)、L'università(意大利貝魯加大學學報)等刊物;大陸報刊雜志發(fā)表的主要有《保險研究》、《金融研究》、《經濟學動態(tài)》、《法商研究》、《改革內參》、《上海保險》、《中國商業(yè)保險》、《經濟日報》、《中國保險報》等刊物,其內容主要涉獵保險投資、保險監(jiān)管、保險中介等保險理論問題。主編或參編的著作26部,論著共計240余萬字。其中1994年以來為19部,共計140余萬字,主要涉獵保險學、財產保險、海上保險、社會保障等商業(yè)保險及社會保障問題。其中,聯合主編的《社會保障學》為國家教委自考教材、副主編的《海上保險》為財政部保險專業(yè)教材、參編的《財產保險》為中國人民銀行普通高校金融類九五規(guī)劃重點教材、主寫并進行總體構思和總纂定稿《保險學》(寫了36萬字中的30萬字)。曾經參加過3項國家社科基金、5項部級課題研究。其中,自1996年以來參加或組織的課題有:1項社科基金、4項部級課題, 對保險問題進行專項研究。1997年參加完成的國家社科基金九五重點項目子項目中國職工互助合作保險發(fā)展規(guī)劃和方案設計課題研究報告研究;1999年參加北京大學重點課題論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保險市場體系,并負責中國保險中介制度研究;1999年參加中國保險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課題各國保險法律制度對比研究,并負責保險法律基本制度框架、保險組織形式、再保險制度的組織,并具體負責保險組織形式的對比研究;2000年參加中國保險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北京保險監(jiān)管辦組織的北京保險市場調查研究,并負責北京財產保險市場調查報告子課題的組織與總纂定稿。在對外學術交流方面,曾先后應邀到海外講學或在國際學術會議上作學術報告多次。1993年應邀于意大利的貝魯加大學、馬切拉達大學等大學講學3個月,其論文發(fā)表于貝魯加大學學報;1997、1998年先后兩次應邀赴新加坡參加亞太地區(qū)風險與保險學會首屆和第二屆年會,并于會上作論中國保險代理人監(jiān)管、論中國保險監(jiān)管方面的演講,其論文均被會議文集采用;1998年7月應銘傳大學的邀請赴臺灣參加銘傳大學保險學系組織的海峽兩岸保險研討會,并于會上作保險監(jiān)管方面的學術報告,其論文發(fā)表于臺灣《保險??罚唬牐?999年7月應邀赴香港參加亞太地區(qū)風險與保險學會第三屆年會,并在會上作《論中國保險經紀人的設立與執(zhí)業(yè)管理》的學術報告;2000年7月在澳大利亞召開的亞太地區(qū)風險與保險學會第四屆年會,合著的《中國保險市場研究》論文被會議文集采用,并被邀請作學術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