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俠精神之值得關注,與武俠小說的發(fā)展前景,二者并不完全等同。金庸的成功,既是武俠小說的光榮,也給后來者提出巨大的挑戰(zhàn):武俠小說能否再往前走?文學家史家及金庸本人均承諾,大作家的出現,可以提升一個文學類型的品位。這自然沒錯,可還必須添上一句:能否繼續(xù)發(fā)展,取決于文類的潛力及預留空間的大小。從<<三俠五義>>到<<笑傲江湖>>,一百多年間,武俠小說迅速走向成熟。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稱“俠義小說之在清,正接宋人話本正脈,固平民文學之歷七百余年而再興者也”。或許,下個世紀武俠小說的出路,取決于新文學家的介入,以及傳統(tǒng)游俠詩文境界的吸取。在某種意義上,金庸已經這么做了,但我以為,步子可以邁得更大些。畢竟,對于史家與文人來說,游俠精神,是個極具挑戰(zhàn)性且充滿誘惑力的“永恒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