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清華校園文學論稿1911—1949緒論清華校園文學的背景與特征1一、 現代教育的開闊環(huán)境1二、 “五四”新文學的組成部分7三、 清華文學品格9上編總論第一章文藝社團17一、 清華學校時期(1911—1925)17二、 清華大學早期(1925—1937)28三、 西南聯大及復員后(1937—1949)36第二章文學???0一、 《清華周刊》中的文藝50二、 《清華文藝》63三、 《文學月刊》68第三章文藝論爭73一、 文言文與白話文之爭73二、 新詩與古詩之爭77三、 電影問題的論爭80四、 疑古與復古的論爭83五、 向文化名人挑戰(zhàn)85中編創(chuàng)作論Ⅱ清華校園文學論稿(1911—1949)第四章小說91一、 校園風景92二、 情愛天地105三、 時代風云113(一) 鄉(xiāng)土文學114(二) 抗戰(zhàn)文學121四、 百味人生128(一) 童年境遇129(二) 歲月流痕135(三) 殘陋世相143第五章詩歌153一、 清華景觀153二、 沉郁的鋪敘169三、 青春情懷181(一) 景物情181(二) 友情愛情199(三) 赤子情215四、 古詩詞221第六章散文235一、 美文235(一) 清華生活235(二) 情感篇254二、 雜文263(一) 臧否清華263(二) 人生感喟279第七章戲劇289一、 戲劇演出289二、 戲劇理論299三、 戲劇創(chuàng)作306目錄Ⅲ下編作家論第八章重要作家321一、 聞一多321(一) 文藝理論322(二) 詩歌327二、 王造時333(一) 提倡教育救國334(二) 關注學校文化運動336(三) 改良清華校風338三、 吳景超341(一) 小說341(二) 詩歌344(三) 散文346四、 梁實秋351(一) 詩歌351(二) 散文355五、 顧毓358(一) 小說359(二) 散文361(三) 戲劇364六、 朱湘與“清華四子”366(一) 詩的主題:宣泄苦悶追求自然渴望自由367(二) 詩的藝術:和諧靜穆整飭371七、 羅皚嵐376(一) 小說376(二) 詩歌散文381八、 李健吾383(一) 小說384(二) 戲劇詩歌389九、 郝御風391十、 曹葆華398(一) 激越的詩魂399(二) 宏博的氣勢401(三) 悲憫的情懷404十一、 吳組緗408十二、 林庚415(一) 新詩415(二) 散文及其他422十三、 孫毓棠426十四、 李長之433(一) 哲理詩433(二) 文學批評437十五、 孫作云442十六、 侯梅446十七、 張宗植451十八、 張向天455
結束語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