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Edgewise矯治技術的變遷
一 Angle創(chuàng)立 Edgewise矯治技術的時期
二 Tweed矯治技術和牙齒預備(Prepared Anchorage)與拔牙矯治
三 布爾(Bull)片斷弓與拔牙矯治
四 受Begg矯治技術影響的細絲 Edgewis矯治技術的興趣
五 Anderws直絲弓矯治技術及其裝置
六 直接粘接技術與Ni-Ti合金弓金
七 美國正畸界的最新動向
第二章 直絲糾矯治技術的概念與特征
一 Anderws直絲糾矯治技術及其影響
二 關于0.56mm(0.22英寸)托槽與弓絲間游離度的問題
三 滑動機制的力學特征
第三章 開發(fā)適合于日本人的全程式化矯治器的必要性
一 使用白種人而設計的直絲弓矯治器所產生的疑問
二 根據Anderws的測量法建立日本人數據的必要性
第四章 開發(fā)適合日本人的合程式化矯治器
一 直絲紀矯治器的設計
二 適合日本人的直絲弓矯治器KOSAKA Set Up'84
三 直絲弓矯治技術中托槽數據的重要性
第五章 適合日本人的直絲弓矯治器KOSAKA Set Up
一 對于軸傾度的臨床評價
二 對于轉矩的臨床評價
三 對于凸度的評價
第六章 日本人牙弓形態(tài)與弓絲形態(tài)的研究
一 以臨床冠中心為基礎的日本人理想政黨牙的平均牙弓形態(tài)
二 將托槽的厚度計算在內的日本人用的弓絲形態(tài)
三 三種尺寸(S、M、L)的臨床用弓形與其曲線方程式
四 有關拔牙病例的弓形
第七章 東方人直絲弓矯治器的開發(fā)
一 OPA-K的開發(fā)理論
二 軸傾角
三 頰舌向傾斜
三 凸度
第八章 日本人頜骨顏面及錯牙畸形的特征
一 白種人與日本人頜骨、顏面形態(tài)的比較研究
二 日本人的頜骨及顏面形態(tài)特點以及臨床應注意的問題
三 日本人錯牙畸形的狀況
第九章 KOSAKA平面牙弓系統(tǒng)(KPS)及其特征
一 KOSAKA平面牙弓系統(tǒng)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二 KOSAKA平面牙弓系統(tǒng)的4個治療階段
第十章 用于KPS治療系統(tǒng)的材料及其特征
一 0.41mm(0.016)英時超彈性型Ni-Ti合金弓絲
二 Co-Cr合金弓絲
三 合成(高分子)彈性鏈
第十一章 臨床要點
一 正確粘著托槽
二 關于支抗問題
三 覆牙的控制
四 平滑滑動
第十二章 特殊病例的處置
一 牙齒形態(tài)異常及非常規(guī)拔牙的對策——調整曲
二 滑動不順利時加力方式的改變
三 骨性病例前牙的傾斜度
第十三章 病例
一 1類拔牙病例(病例1——3)
二 2類非拔牙病例(病例4——6)
三 2類拔牙病例(病例7——8,雙頜前突10——12)
四 3類拔牙病例(病例13、14)
五 3類正頜外科病例(病例15)
六 非常規(guī)拔牙病例(病例16——19)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