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此次編寫校注出版《明清名醫(yī)全書大成·汪昂醫(yī)學全書》,所收編 汪氏醫(yī)學著作為:《黃帝內經素問靈樞類纂約注》、《醫(yī)方集解》、《本 備要》、《湯頭歌訣》、《經絡歌訣》等。 《黃帝內經素問靈樞類纂約注》,書分上、中、下三卷,類列藏象、 經絡、病機、脈要、診候、運氣、審治、生死、雜論九類。經刪繁辨 誤,使歷代注《內經》之內容更為語簡義明,而名“約注”。學者以為, 汪氏類列編排之法頗合中醫(yī)學以臟腑經絡為辨證施治規(guī)律,故皆認為汪 氏所輯此書閱讀起來更有條理。加之論理精切,識見獨步,頗為讀者所 歡迎。 《醫(yī)方集解》書分六卷,列類二十一門,采集正方三百七十余首, 附方四百九十有奇,末附《急救良方》、《勿藥元詮》。每方先述適應癥 候,次為方藥組成和應用之法,再次為方義方解,及附方加減。有關諸 方應用之病原,脈候、臟腑、經絡、藥性、治法、歷世名家論述及用方 己見無不備述?!都本攘挤健废导本葢梅椒?;《勿藥元詮》系列述古來 養(yǎng)生之法。近代方書中,以汪氏此編,列述精審,引見切要,學者稱 便,故應用最多,流傳最廣。 《本草備要》,書分八卷,及“藥性總義”一篇,內容分草、木、 果、谷菜、金石水土、禽獸、鱗介魚蟲、人、日食菜物等部。共收常用 藥物478種,續(xù)增日食菜物54種,對各味藥物的性味、歸經、主治、 禁忌、產地、采集、收貯、畏惡、炮制等均有論述。特別是引述歷代名 家精論,及驗案、奇案、疑案、驗方、秘方,及對有關藥物之辨誤、辨 疑、質疑等。通書考校精詳,評議肯切,內容完備,應用切要,便于臨 證實用,自問世而后,為諸家所推許。 《湯頭歌訣》一卷,章節(jié)一如《醫(yī)方集解》,一歌之出,對方劑應用 之理、法、方、藥囊括無余,方義明析,言簡意賅,音韻流暢,頗切詩 章詞意,為醫(yī)家臨癥必備之書。 《經絡歌訣》一卷,乃李東垣《醫(yī)宗起儒》書中載經絡歌訣十二首, 因其詞句韻律未盡諧暢,汪氏為之增潤,復加奇經八脈歌訣四首,補其 未備,詳其所缺,注釋而成。針灸運氣學者視為寶篆。 汪氏諸書,因著述嚴謹,采集精到,論理中肯,便于實用而為醫(yī)家 所認定。其對理論研究,臨床應用,均不失為一部意義精深的參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