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序
前言
如何參加Cisco認證考試
第1章 基本的網絡與設計知識
1.1 OSI參考模型
1.2 局域網技術術語
1.2.1 以太網
1.2.2 令牌環(huán)
1.2.3 令牌總線
1.2.4 FDDI
1.3 廣域網技術術語
1.3.1 點到點連接
1.3.2 X.25
1.3.3 幀中繼
1.3.4 ISDN
1.3.5 撥號連接
1.3.6 網橋
1.3.7 交換機
1.3.8 路由器
1.3.9 路由選擇協(xié)議的目的與操作
1.3.10 什么是協(xié)議
1.3.11 網絡管理
1.4 操作與實現(xiàn)
1.4.1 確定你的網絡的要求
1.4.2 設計新的網絡結構
1.4.3 建立與測試一個網絡原型
1.5 認證總結
1.6 兩分鐘復習
1.7 自測試題
1.8 自測試題答案
第2章 路由協(xié)議概述
2.1 TCP/IP
2.1.1 IP協(xié)議發(fā)展簡史
2.1.2 TCP/IP如何工作
2.1.3 二進制與十進制之間的轉化
2.1.4 掩碼的作用
2.1.5 ICMP
2.1.6 TCP與UDP的比較
2.2 IPX及其子協(xié)議概述
2.3 AppleTalk及其基本操作
2.4 SNA快速瀏覽
2.5 DECnet如何工作
2.6 IS—IS簡介
2.7 Banyan VINES如何工作及用于何處
2.8 XNS
2.9 認證總結
2.10 兩分鐘復習
2.11 自測試題
2.12 自測試題答案
第3章 路由選擇協(xié)議概述
3.1 RIP協(xié)議如何工作
3.1.1 如何配置RIP協(xié)議
3.1.2 顯示RIP協(xié)議的路由信息
3.1.3 什么是Novell RIP
3.2 IGRP協(xié)議如何工作
3.2.1 如何配置IGRP協(xié)議
3.2.2 顯示IGRP協(xié)議信息
3.3 EIGRP協(xié)議如何工作
3.3.1 如何配置EIGRP協(xié)議
3.3.2 顯示EIGRP協(xié)議信息
3.4 OSPF協(xié)議如何工作
3.4.1 如何配置OSPF協(xié)議
3.4.2 顯示OSPF協(xié)議信息
3.5 BGP協(xié)議的使用與基本操作
3.5.1 如何配置BGP協(xié)議
3.5.2 顯示BGP協(xié)議信息
3.6 什么是IP組播及何時使用它
3.6.1 如何配置IP組播
3.6.2 如何顯示IP組播路由選擇信息
3.7 什么是NLSP及何時使用它
3.7.1 如何配置NLSP
3.7.2 顯示NLSP信息
3.8 如何進行AppleTalk路由選擇
3.9 如何進行IBM路由選擇
3.9.1 如何配置STUN
3.9.2 顯示STUN信息
3.9.3 如何配置DLSw
3.9.4 顯示DLSw信息
3.10 DECnet為路由選擇作了什么工作
3.10.1 如何配置DECnet
3.10.2 如何顯示DECnet信息
3.11 IS—IS協(xié)議的基本概念及為什么要使用它
3.11.1 如何配置IS—IS協(xié)議
3.11.2 如何顯示IS—IS信息
3.12 RSVP
3.13 認證總結
3.14 兩分鐘復習
3.15 自測試題
3.16 自測試題答案
第4章 廣域網、局域網以及組網設備
4.1 將各種設備、鏈路組成網絡及跨越不同網絡所需的技術
4.1.1 局域網技術
4.1.2 廣域網技術
4.1.3 使用路由器、交換機和集線器/網橋的基本網絡環(huán)境
4.1.4 網絡中使用的協(xié)議
4.1.5 協(xié)議的論證
4.2 網絡能夠提供的服務
4.2.1 驗證、授權和訪問
4.2.2 群件
4.2.3 Internet
4.2.4 應用和數據
4.2.5 網絡技術是如何提供這些服務的
4.2.6 性能
4.3 認證總結
4.4 兩分鐘復習
4.5 自測試題
4.6 自測試題答案
第5章 網絡性能與網絡設計
5.1 用于分析客戶網絡問題的框架結構
5.1.1 在網絡中傳輸的各種數據類型
5.1.2 容量
5.1.3 安全性
5.1.4 可擴展性
5.2 客戶對網絡性能、安全、容量和擴展性的需求
5.2.1 確定正在發(fā)送的流量類型
5.2.2 安全管理程序類型
5.2.3 確定網絡的容量
5.2.4 規(guī)劃網絡的增長和可擴展性
5.3 符合客戶需求的網絡結構
5.3.1 考慮特定拓撲結構及網際互連的限制條件
5.3.2 符合所有要求的網絡設計
5.3.3 創(chuàng)建該網絡的原因
5.4 認證總結
5.5 兩分鐘復習
5.6 自測試題
5.7 自測試題答案
第6章 描述現(xiàn)有網絡中存在的問題
6.1 描述客戶現(xiàn)有網絡特征所需的數據
6.1.1 方針政策
6.1.2 客戶目前的應用程序、協(xié)議、拓撲結構和用戶數量
6.1.3 時間敏感的業(yè)務流量
6.1.4 需要遠程訪問嗎
6.1.5 什么是任務的關鍵應用
6.1.6 流量是否是可路由的
6.2 認證總結
6.3 兩分鐘復習
6.4 自測試題
6.5 自測試題答案
第7章 幫助客戶理解有關的設計問題
7.1 與網絡設計項目相關的客戶商業(yè)問題
7.1.1 商業(yè)因素
7.1.2 設計目標
7.1.3 如何幫助客戶確定其核心商業(yè)因素
7.1.4 如何根據獲得的信息創(chuàng)建網絡
7.2 客戶現(xiàn)有網絡的健康狀況
7.3 認證總結
7.4 兩分鐘復習
7.5 自測試題
7.6 自測試題答案
第8章 解決方案
8.1 網絡管理
8.1.1 基于標準的多平臺解決方案
8.1.2 SNMP及一些常用的管理工具
8.2 網絡管理的步驟
8.3 Cisco的網絡管理應用程序
8.3.1 CiscoWorks
8.3.2 CiscoWorks Blue Maps
8.3.3 TrafficDirector
8.4 認證總結
8.5 兩分鐘復習
8.6 自測試題
8.7 自測試題答案
第9章 網絡結構的設計
9.1 標準的互聯(lián)網絡拓撲結構
9.1.1 分層模型
9.1.2 冗余模型
9.1.3 安全模型
9.1.4 優(yōu)點、缺點、可擴展性和應用性
9.2 認證總結
9.3 兩分鐘復習
9.4 自測試題
9.5 自測試題答案
第10章 根據設計標準選擇最佳設備:局域網
10.1 標準局域網技術的關于可擴展性的限制及因素
10.2 能夠滿足客戶需求的Cisco產品和局域網技術
10.2.1 以太網
10.2.2 令牌環(huán)網
10.2.3 FDDI/CDDI
10.3 認證總結
10.4 兩分鐘復習
10.5 自測試題
10.6 自測試題答案
第11章 根據設計標準選擇最佳設備:廣域網
11.1 點到點連接
11.1.1 優(yōu)點和缺點
11.1.2 點到點連接的封裝類型及其限制
11.1.3 使用的電纜類型
11.1.4 應用性
11.1.5 使用點到點連接的廣域網類型
11.1.6 拓撲圖
11.1.7 滿足用戶的需要
11.1.8 帶寬限制
11.2 基于網絡云的連接
11.2.1 優(yōu)點和缺點
11.2.2 基于網絡云鏈路的類型及其限制
11.2.3 應用性
11.2.4 拓撲圖
11.2.5 滿足客戶的需要
11.2.6 帶寬的限制
11.3 DDR連接
11.3.1 優(yōu)點和缺點
11.3.2 DDR的類型及其限制
11.3.3 ISDN
11.3.4 模擬DDR
11.3.5 撥號請求的封裝類型
11.3.6 應用性
11.3.7 拓撲圖
11.3.8 滿足用戶的需要
11.3.9 帶寬限制
11.3.10 第3層分組交換
11.3.11 排隊機制
11.3.12 為什么使用路由器,而不是網橋或交換機
11.4 認證總結
11.5 兩分鐘復習
11.6 自測試題
11.7 自測試題答案
第12章 使用IP技術的用戶網絡和路由協(xié)議
12.1 域、網絡、子網和終端站點的尋址模型
12.2 可擴展性需求
12.2.1 可擴展的與不可擴展的尋址方案
12.2.2 子網
12.2.3 超網
12.3 配置地址
12.3.1 具有增長潛力的靈活子網尋址策略
12.3.2 普通的有類子網劃分規(guī)則
12.3.3 VLSM和CIDR的一個尋址策略
12.4 命名方案
12.4.1 命名方案的重要性
12.4.2 在體系結構中使用命名方案的常用協(xié)議
12.4.3 創(chuàng)建一個易于實現(xiàn)的邏輯命名方案
12.4.4 可擴展性限制與因素
12.5 服務器
12.5.1 服務器的用途
12.5.2 通過網絡設計確定服務器的位置
12.5.3 服務器常用的命名與編址方法
12.6 路由器
12.6.1 路由器的用途
12.6.2 路由器常用的命名與編址方案
12.6.3 通過網絡設計確定路由器的位置
12.7 用戶站點
12.7.1 用戶站點的用途
12.7.2 用戶站點常用的命名與編址方案
12.7.3 通過網絡設計確定用戶站點的位置
12.8 IGRP和EIGRP
12.8.1 IGRP和EIGRP如何工作
12.8.2 優(yōu)點與限制
12.8.3 為什么還要使用IGRP,而不使用EIGRP
12.8.4 為什么轉而使用EIGRP
12.9 IP RIP和OSPF
12.9.1 RIP和OSPF如何工作
12.9.2 優(yōu)點與限制
12.9.3 為什么還要使用RIP,而不使用OSPF
12.9.4 為什么轉而使用OSPF
12.10 靜態(tài)路由
12.10.1 靜態(tài)路由是如何工作的:接口或下一跳
12.10.2 優(yōu)點與限制
12.10.3 為什么使用一個接口
12.10.4 為什么使用下一跳
12.10.5 為什么使用靜態(tài)路由,而不使用動態(tài)路由
12.11 路由選擇協(xié)議
12.11.1 與路由選擇協(xié)議相關的常見問題
12.11.2 路由選擇協(xié)議的增長
12.12 認證總結
12.13 兩分鐘復習5
12.14 自測試題
12.15 自測試題答案
第13章 客戶網絡及其他協(xié)議
13.1 IPX RIP和SAP協(xié)議
13.1.1 IPX概述
13.1.2 IPX和OSI模型
13.1.3 協(xié)議如何工作
13.1.4 優(yōu)勢和局限性
13.1.5 IPX路由選擇的故障檢測與排除
13.2 AppleTalk的RTMP協(xié)議和AURP協(xié)議
13.2.1 AppleTalk概述
13.2.2 協(xié)議如何工作
13.2.3 優(yōu)勢和局限性
13.2.4 AppleTalk路由選擇的故障檢測與排除
13.3 橋接協(xié)議
13.3.1 對橋接的回顧
13.3.2 橋接故障的檢測與排除
13.3.3 NetBIOS和NetBEUI
13.3.4 其他不可路由協(xié)議
13.3.5 顧客的需求
13.4 認證總結
13.5 兩分鐘復習
13.6 自測試題
13.7 自測試題答案
第14章 Cisco IOS軟件的特點
14.1 訪問表
14.2 代理服務
14.2.1 幫助者地址
14.2.2 代理ARP
14.2.3 IPX看門狗報文欺騙
14.2.4 Novell GNS請求
14.2.5 哪里可以使用代理服務
14.3 數據加密
14.4 數據壓縮
14.5 排隊方式
14.5.1 先進先出排隊方式
14.5.2 優(yōu)先級排隊方式
14.5.3 自定義排隊方式
14.5.4 加權公平排隊方式
14.5.5 哪里可以使用排隊
14.6 客戶的要求
14.6.1 性能
14.6.2 安全
14.6.3 容量
14.6.4 可擴展性
14.7 認證總結
14.8 兩分鐘復習
14.9 自測試題
14.10 自測試題答案
第15章 創(chuàng)建一個全新網絡的原型
15.1 新網絡設計
15.1.1 網絡規(guī)模需要多大才可以證明它滿足客戶的要求
15.1.2 利用有限的資源創(chuàng)建一個可測試的網絡
15.1.3 創(chuàng)建原型網絡以演示網絡設計的功能所需完成的任務
15.1.4 創(chuàng)建示范網絡以演示網絡設計的功能所需完成的功能
15.2 Cisco IOS軟件命令
15.2.1 確定網絡是否滿足客戶關于性能和擴展性的要求需要使用的命令
15.2.2 使用其他工具測試原型網絡或示范網絡
15.2.3 確定目標
15.2.4 確定客戶的要求已被滿足
15.3 為客戶做演示
15.3.1 證明網絡設計可行
15.3.2 花費與風險
15.4 認證總結
15.5 兩分鐘復習
15.6 自測試題
15.7 自測試題答案
附錄A 關于隨書光盤
附錄B 術語表